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5篇 流向北京的生命之河——南水北调工程中段考察记
地震危险性分析,穿黄隧洞按50年超越概率5%的地震标准进行设防,场区地震设计基本烈度为7度。在7度地震条件下河床段砂土液化最大深度为16米,而隧洞顶板埋深在23~32米,位于液化砂层之下10余米深度处,因而不受砂土液化的影响。专家讲,穿黄工程过河建筑物按黄河300年一遇洪水设计,按千年一遇洪水校核;北岸河滩明渠及新、老蟒河交叉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按300年一遇洪水校核,穿黄工程过河建筑物施工导流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

    工程如何防冻、防冰?

    对于防冻防冰,工程设计者是这样应对的:穿黄隧洞进口事故检修门、出口检修门和工作闸门、退水洞检修门和工作门的门槽埋件处均设有防冰冻设备。在渠道边坡设有聚苯乙烯塑料保温板。

    为了选择穿黄工程合适的穿越地点,勘察、规划、设计等技术人员进行过长期的通力合作。根据穿黄工程不同设计阶段、不同引水规模,初步定下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上游30公里附近的孤柏嘴线、李村线、李寨线、牛口峪线等不同线路穿黄工程方案,黄河槽底隧洞长度分别为3公里、3.5公里、5公里。最后综合了各方面因素,选择了位于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以西30公里处的荥阳市王村镇李村作为穿黄的路线。穿黄工程在南岸布置有东邙山坡、西邙山坡和满沟3处弃渣场,北岸布置1处弃渣场,位于隧洞出口段导流防护堤北侧。穿黄工程高峰年劳动力需用1500人,平均年劳动力用780人。由于盾构机太大,光设计、制造与运输就要12个月,盾构机在北岸竖井组装3个月,对盾构机掘进和管片安装需要18个月,台车安装与拆卸车各需1个月。一期工程设计流量265立方米/秒,加大流量320立方米/秒,二期工程设计流量440立方米/秒。

    <er h3">七

    我们的采风终点是丹江口。丹江口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是整个中线工程重中之重。在我们到达丹江口的时候,还没有移民,水库碧波万顷,风光秀美,曾经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水库,于1958年始建,1973年竣工,水域面积126万亩,蓄水总量达81亿立方米。库区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这里气候适宜,空气清新,日照量最高。水质透明,水面宽阔,风平浪静,使水库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国家重点项目南水北调大型工程的渠首,就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它的全部建成,将以每秒500立方米的流量,把丹汉两江之水送往华中、华北地区。丹江口水库的自然景色是旅游的最佳去处,江面上有四通八达的航线,库区内有自成体系的公路。从这里西上过荆紫关可通秦川,南下可达荆楚,东进可入中原大地。丹江水面碧波千顷,天水一色,山清水秀,美丽如画,奇山异石,独具姿彩。游艇鱼舟荡漾在绿波之上,人绕水转,山随人移,人如画中行,山似水上飘,令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水库的雁口一带有几十里狭长的江面,夹岸奇峰对峙,陡壁峭拔,野藤倒挂,山环水绕,这就是著名的丹江“小三峡”【云岭峡、大自峡、雁口峡】,可与长江三峡媲美。狮子山壁上有一天然石佛,高达15米,面向江面,平视前方,神态安详,正襟危坐,颇有乐山大佛之雄姿。其慈颜端庄肃穆,两手合掌于胸前丹江口水库,好像正在给坐艇、荡舟的游人祝福。在丹江旅游区的湖光山色之间,大量文物古迹的点缀,给游览区更是锦上添花,使之竞争力大增。在这座大型“水晶博物馆”中,珍藏着“豫西走廊”的古老历史。库区的45里顺阳川上,古迹名胜荟萃,既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又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地。丹江口水库淹没的腹地就是楚国的古都丹阳。屈原流放时在这里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国殇》里描写的秦楚丹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水库岸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45篇 流向北京的生命之河——南水北调工程中段考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