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篇 大江作证——松花江抗洪纪事
的真理啊!松花江真的是功在千秋,让我们永生永世、世世代代都要顶礼膜拜下去。
然而,古人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松花江也有它暴烈的一面。在漫长的历史岁月当中,它曾几度一反常态,酿成滔滔洪水,撼天震地,破堤成灾,使得两岸的劳苦大众,流离失所,饿殍载道。这同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翻开史书,我们不难发现,《尚书·尧典》是我国记载4000多年前黄河洪水的最早文献。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期间,就有1009次关于洪水之灾的记录。在国外的相关历史文献当中,关于底格里斯河和尼罗河洪水的记载,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世纪。这些是人类最早关于洪水的记录。在中国关于治理水灾的最早记载,是大禹治水的传说。其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奠定了治水是人类最为高尚之品德的基础。相传,大禹治水之后,九州始定,九州即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大水从一开始就不离不弃地伴随中国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松花江何尝不是如此呢?
现在让我们来认识认识这条江吧。
松花江,古名粟末水、速末、涑沫,满语称松阿里乌拉,金代名为混同江、宋瓦江,辽称鸭子河,明清始称松花江,即“天河之水”之意。它流经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区,在同江县附近汇入黑龙江。自古以来,松花江流域即为水草丰美的辽阔的游牧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松花江流域的洪水分别发生在1794、1851、1856、1862、1886、1896、1908、1909、1911、1914、1929、1932、1934、1943、1945年共15个年份。资料上说,“12世纪前半叶金王朝在松花江流域兴起后,关于流域内的水灾及防洪渐多。如天会十年【1132年】四月混同江、鸭绿江水涨成灾;天眷元年【1138年】按出浒水【今阿什河】涨溢,当时金都上京【在今阿城市】在河东岸,大水淹没房屋,死亡人数千计。据《元史》记载,元代数十年间宋瓦江大水灾两次,一次为皇庆元年【1312年】,一次为至顺元年【1330年】。辽阳行省【辖区东及南至海,北至极北,西至嫩江流域等】水旱饥荒、赈灾等三十六七次,其中记松花江流域水灾五六次。清代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齐齐哈尔附近嫩江涨水淹城,坏房屋甚多,泛滥数十里,平地可以行船,后于城南屯田区筑堤防护。又以屡遭水灾,于道光三年【1823年】开始筑堤坝护城。其中,1932年大洪水波及面最广。沿江淹没农田1465万亩,哈尔滨市被淹,损失达几亿银元。1938年松花江大水【干流南北、蚂蚁河、拉林河、呼兰河等流域】淹没农田1700万亩以上。”岂止这些,据史料记载,从清代到东北沦陷时期,松花江就先后出现过17次大洪水。其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当属1932年松花江特大洪灾。
1932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松花江及乌苏里江西侧支流和额尔古纳河部分支流,阴雨连绵,暴雨不断,尤其在7月份,降雨日数高达20天以上。降雨量200毫米以上的雨区面积就达50余万平方公里、300毫米以上雨区面积达12余万平方公里。到了8月初,嫩江洪水与松花江上游、拉林河的洪水遭遇,形成了松花江中下游干流的特大洪水。嫩江、齐齐哈尔以下出现了多处溃口。哈尔滨站实测洪蜂流量达11500立方米/秒,经还原计算,洪峰流量为16200立方米/秒,是1898年以来的首位。而嫩江江桥站洪峰流量为15600立方米/秒,为1932年以前所未见。这场大洪水使黑龙江、内蒙古、吉林3省区64个县旗受灾。
1932年松花江的大洪水,是年轻的哈尔滨市建城之后遭遇的最大的一次水灾。进入7月,哈尔滨地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