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0篇 英雄多壮志,荒漠变绿洲——新疆兵团人屯垦治水纪实
游进行了全面勘测,基本上摸清了这个地区的水土资源,为大力开发塔里木河下游提供了依据。1958年,农二师提出“苦战3年,改变面貌”的口号,在塔里木河下游进行全面布点,重点开发,副师长谢高忠率领万人大军进入塔里木,全线铺开,部署了7个新场的开垦和两个老场的扩建任务,并同时完成了大西海子水库、爱沙米尔水库及两条总干渠,3条南、北、西干渠,3条场内干渠和普米渠首等多项水利工程。

    塔里木垦荒生活和劳动条件极差。住窝棚、吃粗粮、喝咸水、抗风沙、顶酷暑、冒严寒。利用手工工具,每天苦战十几个小时。为了提高劳动效率,战士们发挥聪明才智,进行了许多工具改革及技术革新项目。提出了“变担为推,变推为飞”的口号,大搞车子化。全工区装配架子车4000多辆,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

    经过3年的开发,全垦区共开荒造田60万亩,建成农场7个,修建铁千里干渠、卡拉干渠、普米干渠等173公里,建筑物631座,建成大西海子一、二库,爱沙米尔一库,竣工库容1.56亿立方米。

    3年中,农一师和农二师在塔里木河上、下游共建成17个大型国营农场,开荒造田120万亩,形成了上下游哑铃形两大垦区,让一向落后的南疆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位于准噶尔盆地中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莫索湾,属玛纳斯河中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地、光热资源丰富,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生长。早在清朝同治年间,玛纳斯、呼图壁县附近的汉族人民为反抗阿古柏和民族仇杀而逃避至此,组织民团筑城自卫,一边战斗,一边生产,建设了西营、野马、东湖、马桥等城镇。而后,因严重缺水而逐渐荒废。当年各城镇的断壁残垣、被泥沙淤塞的渠道和荒芜的田垄到处可见。

    1957年11月,兵团司令部批准了农八师《开发莫索湾计划任务书》。农八师党委为了争取当年开荒,当年生产,于1957年冬派出4500人的水利建设大军进入莫索湾,抢修了26公里长的总干渠,南干渠一、二支干渠,1958年3月15日胜利竣工,首先解决了70万亩土地的水源问题。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除总干渠和主要的水利建筑物使用钢筋水泥外,其余大部分工程建筑都是就地取材,采用红柳、索索压筑,节约了投资,加快了进度,保证了及时供水。3年间,共修建干渠、支渠、斗渠1012公里,建筑物3120座,大型水库一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灌溉网。

    开发莫索湾最大的困难是缺水、无菜、无房、无路,运粮比较困难。当时用水都是从很远的地方拉运,只能保证做饭和饮用水。一盆水要来回用三四次,洗过脸了,再用来洗脚。脏得实在不能用了才倒掉。后来,采用融雪的办法,才暂时解决了吃水、用水的问题。

    1958年春天,经过几个月的艰苦拼搏,开垦土地36万亩,种植18万亩作物,当年麦子长势喜人,自治区和兵团领导王恩茂、张仲瀚等前去视察,给予很高评价。新开垦的莫二场,当年收获粮食200万公斤、棉花25万公斤,实现利润2.9万元,实现了当年生产当年有盈利的奋斗目标,荣获国务院奖状奖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奖给莫二场嘎斯车1辆、机床3部。到1960年,莫索湾开发初具规模,共开荒造田近90万亩,播种面积80万亩,建筑房屋2万多平方米,营造各种林带3.3万余亩,种植果树4400余亩。3年为国家生产粮食9847万公斤、皮棉262.95万公斤,实现利润305.12万元。同时,还建起了年修理400台拖拉机的修配厂1座,建立了200个床位的职工医院1所、中小学11所,在茫茫荒原上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新垦区。

    1960年9月,王震部长在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60篇 英雄多壮志,荒漠变绿洲——新疆兵团人屯垦治水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