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节 我和何云伟“同居”的日子
    来师父这里拜师学相声,认识最早的一批人里,就有何云伟,我“伟岸”的大师哥。在早年间除了师父,我和他接触得最多。来北京三年后,我想,我不能总在师父的屋檐下生活,想自己更进一步地独立起来,我就干脆从师父的家里搬出来。住哪儿呢?正好何云伟他们家有个小储物间空着,我就租住到了何云伟那儿,找找自己生活的感觉,看看自己一个人到底行不行,何云伟也就此成了我的小房东。

    要说住他们家那段儿经历,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如何打理自己的生活,我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每天住在一个躺下就能看见屋顶四个角的房子里,还得自己洗衣服、做饭,这对我来说就是一项考验。出来住,别看就一个人,开销也大,我头半年省吃俭用,还问家里要点钱,就这样的情况下,基本没怎么吃过肉。我是清真回民,首先吃不了猪肉,只能买牛羊肉,我每天的作息时间点,是根本买不到的,每天早上八点钟起床,练功,洗衣服,晾衣服,简单做个早点,上午一晃就过去了,来不及买菜做中午饭吃,十一点就得出门,去赶下午两点的演出,等我演出再回来,菜市场也都关门了。这位说了,买点肉存着啊,我那会儿哪买得起冰箱呢,正好又赶上是夏天搬过去的,天气那叫一个热,买了肉放屋里,等我回来全都得臭了,所以根本不行,只能吃点素菜,我那阵强迫自己每天吃个鸡蛋,就当是补充营养了。不过何云伟的家人对我不错,但人家不是回民,只能有时候家里的饭菜和我不犯忌的时候,叫我过去,吃个鱼,炖个牛肉什么的,人家对我这点照顾,我始终记得。

    2004年,我们还在北京十里河潘家园的华声天桥演出,有普通的观众,也接旅游团,条件很艰苦,后台几个人,前台一两个观众,好的时候,能有个五六个、七八个、十来个观众,每天如此。何云伟他们家住在西三旗,熟悉北京版图的人都了解,离潘家园真的很远。通常需要三个小时的车程才能到演出地点,得倒三四趟车,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天,有至少6个小时,都是在路上过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下午两点演出,我十一点就得出门的原因。

    为了省钱,我们每天都坐公交车,月票是必备的,那时候我俩挣的钱都不多,生活比较窘迫,虽然能管家里要,也尽量拘着不要,男人都好面子,能省则省,所以我跟何云伟都是用月票坐公车。那阵儿我已经不上学了,但是为了节省,想办法让何云伟的学校给我盖了个章,弄了张学生月票,要知道学生月票20,普通月票40,能省一半呢,我那会儿才十几岁,本来看着也不大,所以装假学生也像,就这么一直混着。

    因为华声天桥剧场就在三环边上,肯定要坐的车其中一辆,就是着名的300路公交车。北京的300路不分早晚高峰,什么点儿人都多,不过总的来说,上午去的时候还算好,挤一身汗到了剧场,最美的事儿,就是花一块钱喝一杯冰冰凉的酸梅汤,太解暑了,特别畅快,然后坐下来沏上茶跟大家伙儿聊天,特别亲,有观众的时候我们就上台表演,没观众的时候,就大伙儿围着桌子坐,一起侃大山,也没人说着急回家,每天都如此,我们就聊作品,聊相声,师父有时候会给我们一起说说活,到五六点钟大家伙儿才都散了。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在下午五点多钟的时候,在北京三环上坐过300路,那路真是要多堵有多堵,那人是要多多有多多,经常是我和何云伟俩人,车一来,一块儿铆足了力气往上挤,怎么挤都挤不上去,或者好容易挤上去一个,另一个还跟车下边站着。

    我们俩的回程就是这样,天天死挤活挤地坐上300到马甸,下来之后,走路走到一个公园,好像应该是叫双秀公园,穿过公园再去坐315路。那时候315路也是老式的公共汽车,车里没有空调,里头站满了人,夏日三伏的天儿,我俩就热得跟水洗得一样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金声金事简介 >金声金事目录 > 第二节 我和何云伟“同居”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