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部分 论礼
之争。可是大家都憋着劲,险些造成国际争端。再说鲁国季孙家和郈家的斗鸡,不也是不择手段吗?结果造成家族仇杀。

    中国选手,打乒乓球行,打羽毛球行,打网球不行。技术好,力量不行。

    2.4(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杞国不足以印证了;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宋国不足以印证了。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不足的缘故。如果文字资料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印证了。”

    孔子对周礼很感兴趣,因此对夏礼和商礼也都很感兴趣,但是多数是听说或者推演,而无法得到印证。孔子曾经向杞国国君请教夏礼,因为杞国是夏朝的后代,并且孔子去了杞国考察,结果发现杞国本身也并没有保留下多少夏礼;孔子也学习商礼,似乎也去了商朝的后代宋国去考察,同样发现商礼所剩的也不多了。孔子由此认为,自己可能是世界上夏礼和商礼的头号专家了。

    强势文化存续,弱势文化消亡。古埃及文化我们能说,可是在埃及已经看不到了;巴比伦文化我们能说,可是在伊拉克已经看不到了;古印度文化我们能说,可是在印度能看到的已经不多了;春秋文化我们能说,可是能看到的也已经不多了。

    2.5(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礼。”

    从各方面的分析看,夏朝重牧,礼法比较简单。商朝重商,特别重视信用。而周朝重农,礼节比较繁复,但是更多借鉴了商朝的礼仪制度。

    孔子生长在鲁国,对周礼很了解。回到祖先的国家宋国之后,对于商礼的迂腐保守自然很不适应。当时的中国,宋国是落后挨打的国家,商礼自然属于落后文化。当时最先进的其实是晋国和齐国,这两个国家的礼仪制度是周夏融合和周商融合,可见周礼也未必是先进文化。

    不过,一辈子宣扬周礼,遵从周礼的孔子,到了临死也是晚节不保。临死之前孔子对子贡说:“夏朝人出殡殡在东阶,周朝人出殡殡在西阶,商朝人出殡殡在两柱之间。我昨天做梦梦见我殡在两柱之间了,看来我还是要按照商朝的规矩啊。”就这样,孔子这辈子最后一件事情没有遵从周礼,反而遵从了商礼。

    夏商的制度适用于夏商,就如周朝的制度适用于周朝。但是时代是在变化的,周朝的制度已经不能适用于春秋了。孔子研究夏商周的制度变化,却没有领悟到这些变化的必然性,没有领悟到周朝的制度也已经需要变化了。

    人类发展的阶段不同,当然需要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当然需要不同的制度。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向最先进的文化学习,借鉴最先进的国家的制度,而不是死守旧道,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2.6(3.10)

    子曰:“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禘礼是国君祭天或者祭祖的大礼,灌就是向先祖献酒。之后就是按照祖先们的先后顺序祭祀。为什么孔子看到灌之后就不看了呢?因为后面的仪式是孔子不愿意看的。为什么不愿意看?孔安国的说法,是因为祭祀的顺序错了,把鲁僖公提前了,这一点《春秋》上有记载。按何新的考证,是说灌之后有男女交合之戏,孔子认为这不合周礼。在这点上,采用孔安国的说法比较合理。

    鲁国这个时候礼崩乐坏,确实有些乱七八糟,孔子看不下去也是正常。而礼崩乐坏的最根本原因,恐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说论语简介 >说论语目录 > 第二部分 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