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部分 冉有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就没见过喜爱仁的人,也没见过讨厌不仁的人。喜爱仁的人找不到了,所以讨厌不仁的人就成了仁了,也不过就是不让别人的不仁强加到自己身上罢了。不要跟我说你的能力不够,你有一天能致力于仁吗?说不定有,不过我没见到。”(这一段,历来的译法也都是含糊不清。)

    这段话很显然是接上面两句的,还特别强调了“力不足”,以继续驳斥冉有的“力不足”。整段话的意思就是指责冉有没有尽力去改变季孙,而是满足于自己“不创造性”地助纣为虐。

    孔子把话说得很绝,丝毫不给面子。而冉有呢?很可能是拂袖而去。

    为什么在中这一句和5.5(4.5)紧接,却和5.4(6.12)离得很远呢?这是因为由曾参和他的弟子们修成,无论如何要给师兄冉有留些面子,因此分开放,模糊化处理。

    为民请命的官员没有了,于是不祸害老百姓的官员就成了好官员。不受贿赂的官员没有了,于是收了贿赂还能办事的官员就是好官员了。道德的标准越来越低,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去做好人,而是根本就不想做好人。

    4.9(11.17)★★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季氏比鲁国国君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拿着武器去攻击他!”(周公是指鲁国国君,因为鲁国国君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后代。当然,季孙家也是。)

    孔子并不是真的要弟子们去攻打冉有,其实是要表达自己与冉有之间的师徒关系从此一刀两断,不再认这个学生了。

    季孙推行田赋,冉有来具体操作并且大力推行。孔子认为推行田赋就是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因此极力反对。见冉有这么替季孙家卖命,孔子大为光火。于是,要弟子们去攻打冉有。孔子是疾恶如仇了,对自己的学生竟然这样仇恨,而这个学生帮过自己的大忙并且一向尊重自己,并且是鲁国最有权势的人。我们可以说孔子大义凛然,但是另一方面,人老了,特别倔,有的时候甚至不可理喻,简单说,有点老年痴呆的症状了。

    当然,不会有人去攻打冉有,那等于找死。

    事实上,后来经过子贡的调停,师徒之间的关系得以缓解。再后来在冉有的忽悠下,季孙家决定每年给孔子一笔补贴。孔子为此对季孙家非常感激,对季孙家的攻击大幅减少。可是,对冉有依然看不顺眼。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观念不一样,这样的事情在今天已经非常普遍了,说俗点是代沟,说雅点是价值观不同。求同存异吧,师生一回也不容易。

    4.10(13.14)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冉求退朝回来,孔子说:“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呀?”冉求说:“有政事。”孔子说:“只是一般的事务吧?如果有政事,虽然国君不用我了,我也想知道。”

    冉有来看望老师,但是比约定好的时间晚了一些,孔子问起来,冉有说是上朝了。请注意,冉有是季孙的家臣,通常不上朝,除非有重大事件,季孙会带着他一同上朝。所以,冉有上朝,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而因为上朝而来晚了,这件事情可能特别重要。孔子很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因此这样问。

    从时间点来看,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冉有上朝是讨论关于齐国的田常杀害国君的事情。孔子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还专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说论语简介 >说论语目录 > 第四部分 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