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囡囡》的其他可能
    看罢毕国智的《囡囡》,其实感到颇为可惜,因为新导演处理争议性的题材,想不到又是规行矩步告终。

    是的,《囡囡》采用的四人行戏剧结构,早已成为同类型电影的滥觞(由《靓妹仔》到《老泥妹》至《老泥妹之四大天后》),甚至其实也是青春电影的基型(《柠檬可乐》、《青春怒潮》、《我未成年》)。而通过“牺牲”其中一人,令到四人行中的友情信念以及个人成长有所改变,也是最常用的方程式;《囡囡》也不能免俗地把任务放在Lin(林钰轩饰)身上,由她来负起患上艾滋病的功能,来催迫其他伙伴成长。当然,或许导演想避免过分剥削性的处理,尤其是把援交少女遭肢解杀害的本地现实新闻加以轻轻带过(Lin遭人性虐已属制造迷雾的悬疑处理,同时亦起了预警作用,提示她将会成为最终的受害者),以避免堕进港产剥削性三级片改真实案件的窠臼。可是,利用艾滋病疑云作为终极高潮的算计位,那其实已属极为过时的考虑——还记得金城武及深田恭子的《神呀!请多给我一点时间》(1998)吗?当年的潮流日剧,已把少女为见偶像风采不惜援交,结果因而染上艾滋病的煽情把戏发挥至极,今天把援交题材的戏剧冲突焦点,仍设定在艾滋病风险上,说到底都属较为因循的编剧章法。

    我想起最近在香港公映的日本电影《出租天使》(原名为《天使之恋》,2009),同样是以援交少女的遭遇为主题,但作为一本原先为极畅销的手电小说,它的确在市场触觉上敏锐得多。大家都知道援交在日本基本上已不再成为问题——我的意思并非指援交已不存在,而是反过来援交已日常化至不再惹人注目,连传媒报道探究的动力也磨蚀了,肯定不再属舆论关心的焦点话题。正因为此,大家都知道再循旧路去突出援交背后的危险性,所有人都会感到缺乏新意,于是crossover的手段就成了正常不过的变奏手段。不少人留意到《天使之恋》,把青春激情危险类型与纯爱电影混种交配,当然拼凑上仍见生硬,作品俨若两出不同的电影在连场放映。但我想指出的,是《天使之恋》更深层的触觉,在于乘势把日本的“历女”风潮融入文本中,令人产生意料之外的感觉。

    所谓“历女”,当然就是指对喜爱历史的女子,而其中的历史范围,主要乃日本史,尤其是战国时代的武将,幕末时期的志士等都是追捧的焦点对象,而外国史方面则以“三国志”为人气最盛的关注核心。她们可谓属继“铁子”(对铁路及火车沉溺热爱的女子)之后,新兴的另一时尚日本女性族群。然而在原本的语境中,“历女”一般而言大多为毕业后出来工作的日本职业女性,但《天使之恋》聪明的地方,正好把历女的气质设定,置于援交女王理央(佐佐木希饰)身上。而她由利用身边所有人,一跃而成为“历女”皇后,甚至把印有日本贵族家纹的短袖衣服,作为与好友分享的友情标记。虽然情节上的安排不过交代她是因为钟情于一名历史讲师(谷原章介饰)所致,但与潮流接轨以及尝试为援交题材注入新鲜角度的努力,仍是清晰可见共感的。

    利用《天使之恋》对照《囡囡》,目的旨在说明即使沉重的社会题材,其实仍可以有不同的举重若轻处理手法——既然没有认真探究钻深的能耐,倒不如另辟蹊径确保入场趣味。事实上,《囡囡》不是没有以上的意识,但所有时尚化的人物设计如Icy(诗雅饰)的宅男男友(曾国祥饰),又或是花痴形象(Lin)等,都全部停留在概念化的浅尝辄止阶段,白白浪费了可以增加趣味的可能性。更为甚者,结局对花痴的惩罚性设计(四人中只有Lin染上艾滋病),更是将电影的说教味再加以强化,令《囡囡》一切沦为尽是理所当然的安排。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香港电影夜与雾简介 >香港电影夜与雾目录 > 第五十一章 《囡囡》的其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