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如何理解“视觉过剩”?
看《复仇者之死》,不禁想起彭丽君近著《黄昏未晚——后九七香港电影》中,以“视觉过剩”的概念来分析黄精甫的专文。我相信由黄精甫的短片开始,大抵没有什么人会反对黄精甫的作品,视觉效果一向大于人物的感觉,此所以彭文分析及《阿嫂》均以出现人物为视觉附庸倾向,也确属中肯之见。只不过对作者为黄精甫“失败”作寻找美学上的解说,从而表达个人独有钟情的感受,我又觉得不妨延伸来一次对话。
彭文为黄精甫重“视觉”弃“叙事”的创作策略,尝试提出背后可能的美学基础,而且以录像艺术家的例子为证,反映出叙事性已跟意识形态挂钩,“故事”则被视作为表达情感及建立价值的工具,于是主攻视觉以用作反对叙事性,也可成为抗衡全球文化霸权的策略之一。录像艺术家对叙事性抗拒的风气固是实情,但我认为不宜作为铺陈背景去引导读者循此方向去解读,最重要的原因是黄精甫即使由实验性的短片开始,其实从来都没有呈现出抗拒叙事的倾向。而他迄今被一致认为最成功的代表作《福伯》(与李公乐合导,2003),更是视觉形式与叙事内容(父子由对立到同体的复杂探究)精准结合的上佳示范(黎德坚编剧)——他其后作品的“视觉过剩”,不过说明在叙事元素掌控上的力有不逮,而非一种自觉的美学探求。叙事上的苍白贫乏,彭文通过及《阿嫂》的例子早已书之甚详。事实上,在日后的《十分钟情之清芳》(2008)及《复仇者之死》(2010),我们反复看到的都是叙事元素与视觉形式的错配。前者的南丫岛爱情小品,导演一直以唯美的摄影去回避发展人物的叙事性关系,于是开始时的亦幻亦真,又以充满疑团来告终,观众共同经历了一场在原地踏步的影像之旅。后者更放肆地无视一切现实上的叙事逻辑,然而又渴望通过不断互相杀戮及报复的安排,从而带出人性及神性的讽喻,那显然就是自我作弄的矛盾演绎,破腹取子的血腥镜头俨然在自我嘲笑以上不成形的概念早已胎死夭折。
彭文通过对中turbo被人毒打甚至强迫与狗性交的场面,来说明黄精甫不惜违犯观众的视觉原则,来建构一个不可能的镜头位置——“电影中所强烈显示的作者在场,跟任何类型片标准或观众认知的欲望都不会妥协。”我想借此指出,黄精甫的“视觉过剩”先建基于无力平衡叙事性及视觉风格的失衡,复陷于对“作者在场”的视觉风格误判偏差,于是才处于现在的尴尬处境——既无力在艺术层次杀出一条血路,也未能融入商业市场扩展存活空间。彭文所指出的一幕,揭示了导演企图通过破坏现实上的视觉常轨,来强调自己的存在价值。这一种以片段式及场面式的标签理解,反过来恰好说明创作人无力统御全体,贯彻风格的缺憾。讽刺的是,以上所谓“视觉过剩”的创作风格,其实在香港电影的系谱上从来不算新鲜,由桂治洪的愤怒至死到黄志强的火气迫人,全都鲜活地明示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的本土特性。然而值得反省的是,以上导演呈现于视觉风格的癫狂表现,其实均以统一风格及意象来贯彻实践,而当中的叙事元素容或单薄粗疏,却坚守相辅而非相乖的原则来建构。当今天影迷对冢本晋也《铁男》(1988)的金属科幻美学趋之若鹜,黄志强早已在《打擂台》(1983)示范了拳脚武侠与烂铁烂铁科幻crossover创意惊人的尝试。桂治洪对暴力、色情乃至灵幻的“视觉过剩”表现,几至俯拾皆是的地步,但背后贯彻的仍是对宿命观的展现,以及由此而衍生的无政府主义狂态反悖,从而去成就一个又一个挑战宿命的愤怒英雄面貌。简言之,视觉风格从来不用与叙事元素视为二元对立的关系,尤其在商业类型片的范畴下,“有前无后”差不多属一条自杀的不归路。更重要的是,视觉风格的审定,从来以全片整体作统一环视,“有句无篇”也不可能成为褒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