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三国时期英雄毕力,人才辈出,最杰出的人才接力出在东吴。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大英才无不德才兼备,文武兼资,为东吴傲然立于三国鼎峙之间,雄视曹、刘而尽显风流。

    陆逊尤其卓尔不凡,在三国的帝王将相中,德、才、能、绩综合评估当称第一人。而人才困窘之时,也就是东吴国运衰微之日,方之魏、蜀无不尽然。

    是天意注定,还是历史巧合,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东吴参与两次,两次决胜都用了火攻。前一次公元208年,周瑜任吴军统帅,在赤壁之战中火烧曹军战船,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粉碎了曹操乘取荆州之势而吞并江东的计划。北宋元丰五年(1082)七月,著名文学家苏轼写了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极力歌赞周瑜。特别是下阕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八百多年前从容指挥火烧赤壁、歼灭强虏的周瑜形象,恍然若在目前,只觉英气逼人。后一次公元222年,陆逊任吴军统帅,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蜀军连营,同样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粉碎了刘备欲为关羽报仇而誓灭孙吴的美梦。尽管后人没有写出与苏词相颉颃的壮词歌赞其人其事,但将“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移用过来,显然同样地适用于陆逊。前有周瑜,后有陆逊,中间还有鲁肃、吕蒙,都是孙权所倚重的年轻统帅,儒雅统帅。曹操麾下的张辽、徐晃,刘备麾下的关羽、张飞,勇武虽然过之,综合素质均不能及。孙权称帝之初,曾经总结过他的建功立业之道,在于“用众力”和“用众智”,谓为“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他所用的“众力”和“众智”,固然包括了文臣张昭、顾雍、诸葛瑾、步骘,武将程普、黄盖、韩当、蒋钦等人,但主要是周、鲁、吕、陆四位英才。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与孙策同年而小一个月,有总角之交,后来孙权“兄事之”。兴平二年(195)带兵迎孙策,孙策大喜说:“吾得卿,谐矣。”随攻扬州刺史刘繇的领地,连破横江、当利(均在今安徽和县东)、湖孰、江乘(均在今江苏句容北),进入曲阿(今江苏丹阳),协助孙策部众发展到了数万人,孙策要他“还镇丹阳(今安徽宣城)”。袁术“欲以瑜为将”,周瑜看出袁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今安徽桐城)长”,以便能“假涂东归”。在居巢,他结识了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鲁肃(172—217)。鲁肃字子敬,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以赈穷弊、结士人为务。周瑜请他助军资,他家有两仓粮食,每仓储米三万斛,当即赠与一仓米,二人结为知交。建安三年(198)周瑜重归孙策,鲁肃同行,不料祖母去世,只得扶祖母灵柩回东城去安葬。孙策委周瑜为中护军,领丹阳太守,一起攻破皖城,分纳二桥为妻。建安五年(200)孙策死,他“将兵赴丧”,从此留在了东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北归的鲁肃当时听了另一友人的建议,打算到巢湖投奔郑宝,周瑜立即写信去说“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的道理,劝其投奔江东归孙权。又向孙权推荐鲁肃,称其“才宜佐时”。鲁肃来吴后,“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

    从此,周、鲁同心共辅孙权,成为股肱。

    赤壁之战前,周瑜常统兵在外打仗,屡建军功。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征江夏,讨黄祖,他任前部大督,对克敌制胜起了重要作用。而鲁肃常在孙权身边出谋划策,劝孙权放弃追求“桓文(偏霸)之功”,努力成就“高帝(一统)之业”。孙权虽然推说“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但也并没有介意张昭认为鲁肃“谦下不足”,“年少粗疏,未可用”的“訾毁”,反而“益贵重之”。待刘表一死,鲁肃又主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三国十八扯简介 >三国十八扯目录 > 第七章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