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梦魇江南
92年)一月二十五日,法定的每月四次觐见太上皇的日子到了,赵惇却顽强地站了起来,抱病前往重华宫。

    那一天,临安城里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赵惇的车驾在大雪中艰难前行,从大内向重华宫进发。这让全临安的百姓都看到了,他们震惊于皇帝的孝道,集体认为这一届皇帝的孝顺前所未有。

    太上皇赵昚既心疼又感动,本想多留儿子住几天,不要在风雪严寒中当天返回大内,以免病情反复。赵惇却表示得回去,他会每隔七天就来一次,与父亲相见之日很多。

    赵昚无奈,只好叮嘱病好以前,不必再依例过宫问安了。

    谁都知道,这是人之常情,父亲心疼儿子的一句随口话。会当真吗?会,至少在儿子病好之前。不会吗?这怎么也不能成为父子长年不见的凭据吧!

    事情偏偏直转而下,从这次感动天地感动人民的风雪探爹行之后,整整一年的时间里,赵昚在重华宫里望眼欲穿,也没见到儿子一面。

    其间包括了他的生日那天,他的孝顺儿子都没来向他祝寿。

    这是自有宋以来从未有过的丑闻,让南宋国内的每一个人都不齿赵惇的忤逆。孝,乃汉民族的精神内核最重要的一个节点,无论谁与之相悖,都会被人所唾弃,哪怕他是皇帝。

    皇帝呢,却振振有词。

    这一年里每次应该过宫探望的日子到了,他都会抬出太上皇说的那句话,说:“我的病没好,不能,也不敢违背父命擅自探望……”这样的借口反复使用,在半年左右终于过期,臣民们都不信了,心里也从最初的感动变成了厌恶。

    皇帝不在乎,他始终缩在皇宫的深处不露面,面对质疑和鄙视,他的应对之道是把理由升级。那句话有效期既然过了,就扔掉好了。下半年他每次应去而不去时,都对外宣称是得到了重华宫的命令,是太上皇命令他不必过宫问安。

    这是即时性命令,是每次他都准备好了之后,才由重华宫临时传出的。所以,不是他不孝顺,不看望老爹,而是老爹没兴致,不想见儿子。

    看似拙劣的谎言,偏偏无数次之后也没被拆穿。理由无他,仍然还是那个无解的症结——面子。赵昚太好面子了,他怎么能主动站出去向全世界拆穿自己儿子不孝的真实面目呢?

    那样,不仅是他儿子的耻辱,更是他的失败。

    养不教,父之过。他这样一个一生追求高大全伟大形象的人,怎么会教养出这样一个混账忤逆不知所谓的儿子?

    那会让金国的女真人都笑话的!

    于是太上皇赵昚只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默默地接受了这种始料不及更无法理解的现实,用无声来替儿子圆谎,把这事遮住了。

    可是外界仍然渐渐地传开了,他的儿子、南宋帝国的第三任皇帝——赵惇的精神出了问题,似乎是成了精神病啦。

    这只能怪赵惇的精神病症状比较另类,属于外露型的。如果他像北宋真宗末年、仁宗某一阶段那样,尽管有各种反常,但深藏不露彻底沉默不语,外人还是很难下定论的。可他总是在各个方面勇于表现自己是多么反常。

    小的事无数,首先成年累月医生围在左右随时待命,时刻拿出救命的架势,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常年垂危。

    相比医生,侍卫们更悲催。按说都常年垂危了,就安静地躺着算了,侍卫们也可以轻松些,不必每天早早起床,到宫门外列队等他。但赵惇偏不,他不请假,也就是说整个皇宫系统因为他的不请假而必须每天照常运行。

    于是乎,每天黎明前侍卫们盛装列队全副銮驾等待侍候皇帝上班,而日上三竿皇帝还不见影儿。他们继续等,皇宫里终于传出命令。

    陛下今天不爽,不上朝了……不必长此以往,只需要连续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如果这是宋史(拾)·南宋卷3·大结局简介 >如果这是宋史(拾)·南宋卷3·大结局目录 > 第一章 梦魇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