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踏破贺兰山缺
马,身中战伤百余处,胜负未分,而身后有些乱了。

    他的背后是主将王贵。这是岳家军第三号实权人物,为中军统制官。这人的胆略是有的,在北伐中能冲在张宪的前方,远离本部收复遥远的西京洛阳,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但此人在坚守信念上却稍显不足,这在不久之后造成了灾难性的悲剧。生死攸关之时,他却想到了后退。

    背后是颍昌城,回城防守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关键时刻,充满热血的岳云来到他身旁,要求他决战到底,北伐已成孤军之势,尺寸之退必致溃堤之恨!

    一语惊醒梦中人,王贵老于战场,立即明白了眼前的形势。过了河的卒子怎么可以退,只要能耗掉对面的金军,哪怕把颍昌城的岳家军都拼光,都是值得的。

    一切为了开封城,为了北伐攻势的继续。

    战局重新胶着,这时不只是岳家军陷于困境,金军一方的压力更大。以绝对占优势的兵力全军参战,整整一个上午过去,不仅居于下风,连都元帅的女婿上将军夏金吾也在战阵中被岳云斩杀,这让人震惊,更让人愤怒。四太子殿下已经爆炸了,国恨家仇统统都有,金兀术没有任何理由再一次撤退。那么就用人命继续去填,他不信搅肉机一样的战场会让人多的那一方输!

    他想得没错,战局一直很混乱。岳云也好,背嵬军也罢,他们能劈开重重阻挡杀进杀出,可实际的杀伤人数却仍然有限,毕竟建制基数太少了,一旦对方重新整合,局面就会和上次一样。这很像球赛里的后卫所面对的宿命。

    前锋失败多少次都没事,后卫只要败一次,就丢掉了一切。岳云必须时刻保持进攻的态势,他只要有一次陷在敌阵里,那么一切就都无可挽回。时间慢慢过去,已经接近正午。辰、巳、午,共三个时辰,也就是六个小时,这是怎样的一种坚持。

    战场上的转机出现在颍昌城的城墙上,岳家军还有一部分人马负责防守,为首的人是董先。他的名字远不如牛皋、杨再兴、张宪等人响亮,可他在历史里的印迹非常显眼,只提一点,在岳飞第三次北伐因为粮草原因不得不班师时,为全军压阵后撤的人就是董先。

    他阻挡追赶的李成,几乎生擒这个当时号称伪齐第一名将的叛徒。这时踏白军出战,成了压垮金兀术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样激战六个小时,被岳云、王贵耗尽了战力的金军再也没法坚持,潮水一样向北方败逃。而岳家军只是象征性地追击了一下,金军再也没法做出别的反应。

    留在颍昌城下的东西足够多了,金军当场阵亡了一个万夫长,另一个叫粘汗孛堇的副统军万夫长重伤,抬回开封后死了。千夫长被格毙五人,活捉的女真千夫长阿黎不,汉人千夫长王松寿、张来孙及其他大小将官共七十八名。

    七月十四日颍昌之战结束,十六日、十七日、十八日是岳飞转守为攻的日子,一个在传说里若隐若现,在分析里可以证实,在怀疑者的眼中纯属虚构的战斗在进行中——朱仙镇大捷。

    朱仙镇位于开封西南四十五里处,在这里,六百多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有很多的争议。有人说,在那里岳飞以五百名背嵬军大破金军十余万众。这个说法在史书中可以找到依据。

    《宋史·岳飞》卷三百六十五中记载:“……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飞檄陵台令行视诸陵,葺治之。”

    这是正史。

    看私史,南宋史家吕中在《中兴大事记》一书中记载:“……其战兀术也,于颍昌则以背嵬八百,于朱仙镇则以背嵬五百,皆破其众十余万。虏人所畏服,不敢以名称,至以父呼之。”

    不太可信的依据也很有来头。

    分别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三朝北盟会编》。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如果这是宋史(玖)·南宋卷2简介 >如果这是宋史(玖)·南宋卷2目录 > 第三章 踏破贺兰山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