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至真,圆“爱智慧”之梦
科学之目的在求真。
——《理想人生》“泛论中国哲学”
哲学到底有什么用?又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一位哲学家与正在摇橹的船夫有这样一段对话:——“你懂哲学吗?”
——“不懂。”
——“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的生命。你懂数学吗?”
——“不懂。”
——“那你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
就在此时,一个巨浪将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进了水里。看着在水中乱扑腾的哲学家,船夫问:“你会游泳吗?”
——“不……会……”
——“那你就失去了百分之百的生命。”
看来真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的那样:哲学无用。但还是有许多人愿意将毕生的精力都用于学习和研究哲学,冯友兰先生就是其中之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本意为“爱智慧”的哲学寻求的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真理。
亚里士多德在中的第一句话就是:“第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而所谓的“知”,便是真理。在求知的本性面前,人们不会先衡量真理是否有用,然后才决定是否要继续下去。
真理是一种本性,是全人类都在寻求的目标,不管各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如何,这一点是不变的,因此东西方的不同文化是可以相互借鉴。于是,冯友兰先生在研究中国哲学的同时,也遍览其他国家的哲学著作,从中了解真理的模样。
为了让哲学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哲学,冯友兰先生还特别他们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钻研西方哲学。他甚至专门为此提出了四条建议:第一,精读一部系统整饬而内容完备的形式逻辑;第二,精读一部系统整饬而内容完备的哲学哲论;第三,精读三部系统整饬而内容完备的哲学专论:一形上学,二人生论,三认识论;第四,精读一部系统整饬而内容完备的西洋哲学史。
显然,哲学就是冯老探寻真理的途径。但真理不仅仅存在于哲学当中,正如冯老所言:“科学之目的在求真。”所有人类的文化,几乎都是朝着真理的方向而去的。真理所能给予人的,或许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知道事物变化的常理,人的思想就明智,明智的人就得以避免偏见;没有偏见,人的思想才能全面;思想全面才能胸怀广阔;胸怀广阔的人得见真理;得见真理的人将持续不败,终身也不会跌倒。”这便是伟大的真理。但真理却不像太阳一样,会直接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它是害羞的小姑娘,总是躲躲闪闪地生怕别人认出它。
有这样一个关于真理的故事:真理和谎言一起去洗澡。谎言趁真理没注意,偷走了他的衣服。真理洗完澡上岸不见了自己的衣服,只见谎言那肮脏的衣服堆在岸上,他当然不屑去穿。从此谎言就罩上了真理的美丽的外衣,而真理却是赤裸裸地。
每个人都想要追求最纯粹的“真”,但这个“真”往往又是赤裸裸的,我们必须要有正视真理的勇气,才能发现“真”的美好,才能如拉美特利所说的那样: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
然而,接近真理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正如房龙的《宽容序》中所讲到的那样,想要摆脱无知,获得真理,必定会以许多人的鲜血,甚至是生命为代价。
但人们并不会就此罢手,无论真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于世间,它都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它都值得人们耗尽毕生的精力去为之探索。愿意为真理而奋斗的人,他们的人生是幸福的,就像屈原一样,当他高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时,心中必定溢满了幸福之情的,因为他是在为实现人类的本性而努力,是在朝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