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节 一声叹息杨嗣昌
    卢象升离开五省军务总理的位置之后,接棒的是一个叫王家祯的人。

    王家祯喜欢过安稳日子,不喜欢弄刀弄枪。

    尤其不喜欢十面张网——又不是打鱼的,张网干什么?

    王家祯于是就看杨嗣昌不顺眼。

    当然了,杨嗣昌看他就更不顺眼了——五省军务总理啊,喜欢搞些花花草草、坛坛罐罐,那是要误国的。

    于是他找了个能看顺眼的人——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熊文灿来做五省军务总理。这样,杨嗣昌的十面张网计划便有了三个有力的执行者。熊文灿在湖广张网,洪承畴、孙传庭在陕西张网,杨嗣昌觉得,这一下,网里的鱼应该是跑不掉了,而十年不结之局,也可以了结在他杨嗣昌手中。

    但是,人世间的事常常匪夷所思。

    煮熟的鸭子会飞了,网住的鱼儿会跑了,越是看顺眼的人,越能干出令人看不下去的事。

    能人熊文灿的所作所为让杨嗣昌感觉很崩溃——这个人,究竟是他生命中的福星还是灾星呢?

    比如在抚剿问题上,熊文灿的做法简直和他父亲杨鹤当年的做法如出一辙:不计后果,一味主抚。事实上,对于“流匪”,熊文灿是完全有能力剿的,这比杨鹤当年的情况要好多了——那么,熊文灿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杨嗣昌搞不明白熊文灿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之所以找他来做五省军务总理,首先是看中了他在两广杀伐决断的手腕和能力,寄希望于他对农民军可以赶尽杀绝,可现如今,熊文灿不仅没有赶尽杀绝的想法和做法,竟然还极力主抚八大王张献忠。熊文灿这是怎么了?

    只能归结为两点:一、求功心切;二、无知狂妄。

    张献忠是什么人?他是农民军的精神领袖啊!凡是精神领袖,决不可能发生投降变节之事。当年向父亲杨鹤求抚的神一魁是这样,现在向熊文灿求抚的张献忠肯定也是这样。他们必定先抚后叛。

    而承担后果的,往往是那些天真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最终的结局比那些抚而后叛的农民军还要悲惨:或身败名裂,或身首异处。

    熊文灿为什么就看不到这一点呢?

    事非亲历不能为。可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万事都亲历亲为啊。

    杨嗣昌严厉警告熊文灿,张献忠绝不可抚!因为他不符合“抚”的三大定律。

    “抚”的三大定律之一:必须打得他满地找牙才可以抚,否则你会被他打得满地找牙;

    “抚”的三大定律之二:抚了同意分散安置才可以抚,否则你就等着被他分散安置吧;

    “抚”的三大定律之三:抚了同意杀其同伙才可以抚,否则你就等着被他和他的同伙给杀了吧。

    但眼下张献忠虽然被围困在湖广,却是人多势众,没有一条吻合“抚”的三大定律。所以张献忠断不可抚!

    尽管是个人都明白杨嗣昌说得有道理,可熊文灿就是不听他的。

    熊文灿听皇上的。这也是大明二十二条军规之头一条:将在外只听皇上的。

    杨嗣昌虽然是兵部尚书,可兵部尚书也要听皇上的。

    所以在抚还是剿的问题上,崇祯是最后的裁判者。

    但是裁判归裁判,裁判却不承担任何后果,哪怕他吹了黑哨。所以大明二十二条军规之第二条:将在外听了皇上的话采取行动后后果自负。

    这一条的结果就比较严重了。崇祯当然明白可能有一些“将”在受了委屈后心里不服,会找他理论,便在大明二十二条军规之第三条规定:裁判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在任何情况下视裁判为黑哨的想法和行为都是对裁判的大不敬。

    杨嗣昌身为兵部尚书,当然明白大明二十二条军规是以潜规则的形式真实存在的,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朝的死弯儿简介 >大明朝的死弯儿目录 > 第二节 一声叹息杨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