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缘尽魂断
都说佛祖是慈悲的,他总是以拈花的姿态,微笑地看着世人。在无法拯救的时候,佛亦会冷眼相待,看着悲也漠漠、喜也漠漠的红尘。生命的历程有阳光,也会有阴雨季节。阳光下,天高云淡,干净的湛蓝让人忘记所有的悲伤。正是因为信任了阳光的明朗,而忽略了烟雨的惆怅,不知道烟雨下所有的温暖和美丽都会被打湿。有人固执地将云彩织成锦衣,以为披着它就可以无惧江湖风雨。有人平静地拾落英酿成美酒,只为让年华做一场彻底地宿醉。
纳兰的病愈发重了,这一次,和以往不同。不同在何处,或许只有他自己明白,他内心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那种感觉越来越清晰。他想起给亡妻写的那首词:“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接连几天的阳光,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纳兰的生命走到了雨季,到了葬花季节。以往他觉得无味的人间,如今躺在病榻上,却眷恋人间的一切烟火,然而,此番眷恋似乎太迟。
纳兰的离去,最痛心的莫过于沈宛,她怀着纳兰的骨肉,却依旧无所依靠。她为他舍弃江南,奔赴到京师,只换来一段简短的日子。上苍有时比人都还要吝啬,斤斤计较每一寸光阴,不容许任何一个人的付出比收获多。既是做出了抉择,就当无悔,沈宛将自己的一切作为赌注,她不是一个输不起的女子。所以,当众人以为她会不堪一击时,她却比任何人都要坚强。那种誓死不悔的平静与无谓,带给人一种潮湿的感动。爱到极致,真的是无谓,是无牵。死亡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一个过程,它是一把锋利的刀,可以斩断生命,却斩不断深重的情义。
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
是他亲手拨断了自己生命的琴弦,他渴望人生的书可以翻回到前页,可是过往早已被岁月撕毁。纳兰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他想要看一只蚂蚁在秋深的午后觅食,想要看一只水牛在田埂上闲庭信步,想要看北京城外一户普通的农家屋顶上袅袅的炊烟。多么简单的愿望,都无法得到满足,有时候,一个至雅之人却有着至俗的心愿。纳兰一生的心愿,就是不做人间富贵花,要离开一切繁华,回归自然,平凡而诗意地栖居。
他没能做到,这些年,他一直在爱恨中交织,在喧嚣与冷寂中纠缠,在得到与失去中取舍,在驻足与离去中徘徊。他其实就是天上一颗洁净的星子,被遗落在人间,所以,任凭他如何去努力、去逢迎,都无法与红尘叠合在一起。死去的人带不走光阴,带不走这世间的一尘一土。纳兰心有不舍,他无力地看着沈宛,连一句对不住的话也说不出口,只能流下伤情的泪。这尘世的荣辱,他都可以割舍,让一切归尘,唯有沈宛对他的情,是他永远都还不了的债。
谁说纳兰临死的时候不曾留下任何的话语,他有留话。他对活着的人说,他只要一个简单的葬礼,给他一个简单的丘冢。以后谁也不要在他的坟前打理,他只希望人间茵茵的草木可以覆盖这苍茫的一生。是的,一生苍茫,在风烟里行走,最后消失在茫茫风烟里,不留下一丝痕迹。纳兰归还了情感,交付了词卷,收起他的佩剑,接受一掊黄土静静地拥抱。
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他就已经不知道疼痛。而那些活着的人,却要永远沉浸在悲伤里,日日夜夜,被这道伤痕痛醒。闻听纳兰去世的噩耗,“哭之者皆出涕”。之所以会哭得如此动容,是因为纳兰生前对朋友情深义重。“为哀挽之词者数十百人,有生平未识面者”,名满京师的纳兰,才华横溢的纳兰,他的英年早逝,带给世人无限的哀伤与不尽的惋惜。这样热情地追悼,让死亡也有了暖意。
康熙皇帝听到纳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