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韵
他们用脸谱、唱腔、台步、水袖、身段等舞台艺术征服人心,同时也超越自己。戏曲的魅力是让那些死去的英雄、老去的故事,在戏中得以复活,重新去倾注生命,滋养性灵。
一段造就了梅兰芳这样的旷世名角,其抑扬顿挫的唱腔、成熟圆润的技艺、曼妙多姿的风采曾经轰动京城。他们在戏台上指点江山,看客在戏台下激扬热情,彼此灵魂争相碰撞,尽现梨园戏馆的无限风光。流年偷换,曾经雄姿英发的名角在四面楚歌的背景中退场,相信经过历史的沉淀、凤凰涅槃之后,他们会在锣鼓喧天的热闹中再度登台。
梨园旧梦自是有情,深深庭院却默然无声。那些掩映在胡同里的四合院,落满了历史的风尘,像是历尽沧桑的老人,平和地讲述着城南的风云故事。这里的院落与江南有些许相似,也纷洒过杏花烟雨,收藏过朗朗月光;却又不同于江南,少有一份曲径通幽,更含一份京城的简洁大气。
四合院的建筑按照中国传统方式采用对称的结构,坐北朝南,东西两侧为厢房。梁柱门窗上也会雕饰一些吉祥的图案,如松鹤延年、喜鹊登梅、福寿双全等。京城的百姓在四合院里养花种草,几世同堂,过着清闲安逸的生活,同享天伦欢愉的乐趣。他们将美好的祈愿插进老式花瓶里,将寻常的故事锁进木质抽屉中,四合院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故乡。
在北京,无论是城南还是城北,都聚集了无数座四合院,无论是王族贵胄,还是布衣平民,他们在或华丽或简陋的院子里过着自娱自乐的生活。老舍居住过、鲁迅居住过、梁启超居住过、梅兰芳居住过、齐白石居住过,还有无数个名人和千万个不知名的百姓居住过,四合院仿佛是这里一道不会消逝的风景,在京城,永远看护着他们的梦。
流连在城南深邃古老的风物中,就像观赏生动的民间艺术。那些留存在北京城南的老字号,还有酝酿着京味特色的天桥市场,以及各种老北京的民俗文化,都在京城扎了根。尽管时代的潮流早已似春风拂过整个北京,可是却不能席卷城南的旧韵。因为清新不能取代古朴,就像高楼不能替代四合院,未来不能替代过去一样。
纵然有一天城南也面临四面楚歌的命运,我们当相信,一定会有一条胡同、一座茶馆、一所戏楼、一座四合院留藏于历史中,尽管遗世独立,却依然清晰地存在,带给世人的是真实的物像,而不是虚幻的回忆。在这个崇尚返璞归真、维护古老文物的年代,又还有什么值得让人忧心?我们当在毁灭之前守望奇迹,在失去之前努力珍惜,在畏惧之前选择勇敢,北京的城南永远不会让新意代替古老,让伤痕吞噬欢悦。
有人在城南的阳光下做梦,有人在城南的光阴里寻梦。你在城南讲述着过往的故事,而将来又有人讲述你的故事。在这份古老的美丽里,连轮回都值得欣慰,因为消逝的可以重来,离散的可以再聚。在城南那条幽深的巷陌,不知是谁唱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曲,一首《送别》牵引出沉积在心中的感动,你带着心来,用迷蒙的眼目湿润远方的风景。送别,有易水送荆轲的悲壮苍凉,有折柳寄故人的温暖情义。城南的送别,却是知交半零落的怅然,浊酒尽余欢的清寒。
是谁给城南的旧物镀上日落的色彩,又是谁将城南的黄昏刻上了光阴的痕迹,晚风拂过杨柳岸,夕阳还在青山外。站在人生依依古道,守望城南无言的背景,时光将年华打磨,时光却不曾老去。你看,城南还是当年的城南,旧事还是昨天的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