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唐王朝的“精神导师”
时候,王通就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即轻徭薄赋,施行仁政,而后在多年研习之中,他把自己的一套思想,上升到了“王道”的高度,即国家政权的变化,国家统治者是否正统,在于统治者是否施行了“王道”,行王道者即王统,这正是王通的理论核心。
如果我们把目光对准后世,就不难发现,自唐朝之后,历朝历代的争霸者们,但凡有些眼光的,无不将“王道”二字挂在嘴边。传统的忠奸善恶价值观,从王通开始有了全新的变化,即不以统治者的身份与得国方式来判断其正邪,相反,是从其行政结果,即是否是“王道”上,来界定它“正统”与否。
王通的这一思想,在他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多大名气,但在他离去之后,随着李唐王朝的建国,他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也为统治者所用。而相对于“王道”思想,他的另一主张,也同样具有坚韧的生命力——三教合一。
三教合一,即儒家、佛家、道家三教,他主张源出同流,在儒家文化为主的前提下,三家相互包容,相互促进。从南北朝开始,儒家与佛家、道家的争斗不断。儒家思想虽为正统,但南北朝起佛教大兴,对儒家文化大肆冲击,最早的三教合一思想,起于崇佛的梁武帝,但梁武帝败家身死后,三教合一思想一度被唾弃。从北周开始,历代统治者围绕着崇佛、灭佛问题摇摆不定,要么像北周武帝这样大肆灭佛,清理寺庙,要么像北周宣帝那样崇尚佛法,不理朝政。此时的佛教文化,相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尚处于难以包容的浮游体阶段。然而这个矛盾,从王通开始,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他主张三教之间相互学习,兼收并蓄用儒家文化对外来文明进行改造,在相互交流之中,将外来文明变为本土文化,学说与学说之间的相互和解,正是从此开始。而王通本人也身体力行,他的学生众多,既有游学的儒生,也有修佛的僧侣,更有游方的道士,在隋末的战乱年代里,他的学派成为了不同流派之间都可接纳的学术圣殿。
如果再把目光对准后世,我们更不难发现,就是从隋朝灭亡后的唐王朝开始,中国的统治者以开阔的胸怀对外开放,广泛地接纳各种不同的宗教和学术流派,佛教、伊斯兰教,乃至基督教,都是从唐朝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影响后世的,而中国本土文化的主体地位,非但没有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消亡,相反博采众家之长,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儒家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王通是开拓者。
王通的学馆,不只是学术殿堂,也一样是政治殿堂。
与王通交游的,许多都是隋末的风云人物,他们都有显赫的经历,其后创造了不凡的功业,但是在当时,却拜服在王通的学说下,甘愿以他为师,唯他马首是瞻。其中也有一些对前途茫然的青年才俊们,以王通为师,找到了未来的道路,最终在轰轰烈烈的隋末群雄争霸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在隋末的战乱里,无数学子离乡背井,不远万里来到山西,只为从王通身上,找到未来的道路。
王通本人也险些卷入政治旋涡中。先是他高中秀才后,宰相杨素请他入朝为官,此时隋朝暴政已成,大厦难挽,王通自然不会为这个即将灭亡的王朝殉葬。然后是公元613年,杨素的儿子杨玄感造访,这次不是请他为官,而是要王通助他造反,王通却评价杨玄感说“苟非其道,恐为祸先”,看出杨玄感不是他理想中的“行王道者”,他终身只以讲学为业,最终没有看到隋朝的灭亡。然而就是从他的学馆里,无数的精英走了出去,那些带着他王道理想的门徒们,在王通去世后离开,隋末大势,因他们而改变。
<er">三
关于王通的门徒,不妨拉一个名单,那将是一个很长的花名册。
贞观名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陈叔达、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