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4、华为的狼性角逐
行“一天不进步,就可能出局;三天不学习,就赶不上业界巨头,这是严酷的事实”这样的信条,整个企业充满了紧迫感。

    因为有床垫文化以及快速的产品更新,华为人不得不忍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进行周期短、工作量大的艰苦开拓。

    就像一位华为的员工所说的:“华为加班确实比较多,尤其是项目进度很紧的时候(进度不紧的项目在华为几乎不存在),一般说来周末会要求统一加班一天,另外,华为规定每月必须最后一个周六照常上班,这样算来一月可能只有3或4天的休息时间。春节加班的概率很大,一般大年28放假初六、七就开始加班。平时工作是否累是否晚上必须加班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的能力很强,两三周可以把一个月的活干完,那么没有人会强制你晚上加班的(除非最关键的一个月里产品可能会统一要求)。当然,这样的人是少数,大概几十个里面有一个,大部分的人还是需要晚上或周末加班才能完成任务。”

    2006年5月,华为25岁的员工胡新宇就因“病毒性脑炎”死亡,但病发前的他曾连续加班30多天。据《南方周末》对其女友张宝可的采访可知,那时,胡正着手准备某重点封闭研发项目,项目开始后,胡新宇“30多天只回了4次家,除此之外每天工作到凌晨3点,睡在实验室的床垫上,早上9点又开始工作。”虽说,华为的发言人傅军称胡新宇的加班是出于自愿,而且华为的“加班政策”规定晚上10点之后加班须经公司批准,不准在办公室过夜。但是,张宝可却认为“这是因为项目紧、逼得没办法,属于变相的用超负荷工作进度和工作量,来迫使员工加班。”

    胡新宇事件只是华为加班事件的一个升级,加班在华为司空见惯。一位曾经短暂驻扎在华为的人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加班文化,这位叫“君”的人在其博客中这样写道:

    公司接了个华为的项目,虽然说不大,但是保密级别甚高,代码和资料都是绝密,那边的接口人跟我们说,如果要外发代码,需要他的老大签字,还要老大的老大签字,还要老大的老大的老大签字。

    于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项目组一行人移师华为,直接在华为的办公室做项目,为期一个多月。现在,已经在那边呆了快一个星期了,还是有所见所闻的:

    华为确实像传说中的那样,加班氛围甚浓厚,每天下了班以后几乎感觉不出办公室内的人员数量有什么变化,倒是到了晚上九点以后才看到加班大军浩浩荡荡地出门等班车,剩下的一小部分项目紧的也许就准备通宵了……华为的班车很多,从1号线排到8号线,不过9点班车几乎每辆都坐得满满的,每个人手里还拿着一小袋加班发的食物……

    经常在工作闲余的时候听到华为人聊天,而开头几乎都是这种方式:

    A:你今天加班么?

    B:当然要加啊!

    A:哎,我也是,已经加了n天了,快不行了……

    其实,除了华为,深圳It业的加班现象都很普遍。“干我们这行,根本不存在公司鼓不鼓励你加班,活就那么多,你无论如何也要完成。这个行业竞争激烈,心里的弦也不得不每天都绷得紧紧的。所以人们都说我们是‘40岁前拿命换钱,40岁后拿钱换命’,很荒唐,但很真实,你别无选择。”这是一位姓黄的深圳It人的心声。

    2009年,深圳知名数字视觉科技运用公司——丝路数码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层干部朱波也因连续加班过劳猝死。与朱波共事3年的同事刘强认为“丝路数码刚起步的时候,都是加班加出来的,(我们)经常不回家都在公司睡,不加班走得早反而显得比较突兀。公司基本上每个人都加班,我最长时间连续5天没回家,公司还专门买了折叠床放在办公室。而且,这份工作脑力劳动强度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逃离北上广Ⅲ·广东太竞争简介 >逃离北上广Ⅲ·广东太竞争目录 > 4、华为的狼性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