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1、榨取外来者
只能转移走个人缴纳的2%,企业缴纳的12%则不能提取。

    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局提供的信息,参加综合保险的外来人员,每缴满12个月,可获得一张老年补贴凭证,在男性年满60,女性年满50周岁之后,可一次性拿到一笔养老金,目前大约是1000多元。

    “我算了一下,基本上等于几十年后拿回本金,但好歹还能拿到单位为个人缴纳的部分,而一旦参加缴纳‘城保’,将来转回原籍,等于单位缴纳的部分一分钱都拿不到。”王蕾说。

    尽管拥有居住证的公民一样可以在上海享受子女就学、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各项社保政策,但是细究起来,其待遇却大不相同。

    首先,拥有上海市户籍者,必须参加上海市城镇保险,企业必须为劳动者缴纳四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而办理居住证的劳动者只强制缴纳“三金”,企业无须为劳动者缴纳住房公积金。

    其次,居住证和户口最大的区别在于:持居住证者尽管在上海缴纳养老保险,但并不纳入上海的养老体系,不能在上海支取养老金。换句话说:企业为持有居住证的劳动者缴纳的养老金,劳动者离开上海时只能提取个人缴纳的8%部分,企业缴纳的22%部分进入统筹账户,不能提取转至外地。

    医疗保险的情况也是一样,持有居住证者,退休前可在上海享受上海本地医疗保险。而退休后上海不承担居住证的医疗保险,退休后需要转回原籍,只能转个人缴纳的2%,企业缴纳的12%不能提取。

    正是这些支取条件的限制,加上从2002年至2009年1月,居住证转户籍的大门一直紧闭,使得上海市居住证的办理比例一直不够理想。

    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上海市外来人口近600万,办理居住证的外来人员超过433万人,但这其中占多数的是临时居住证,达到392万人,临时居住证的办理者多数办理的是外来人员综合保险而非城镇保险,而可以办理城保的人才类居住证的不过20万人。

    上海600万外来人口中,有200万属于吸引办理人才类居住证的对象,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表示,但这部分人群中,办理居住证的比例并不高。

    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公共行政研究室提供的一组数据更能反映问题:2002年推出居住证制度的当年,上海办理人才类居住证7500人,当年户籍引进4.67万;2005年,办理居住证人数才首次超越办理户籍人数,至2007年,上海办理居住证5.43万人,当年办理户籍2.42万人。而这背后的背景是:从2004年起,上海大幅度提高了进户籍的门槛,60%以上的本科生申请不到户口,只能申请居住证。

    在这种情况下,为居住证转户籍撕开一道口子,好让更多外来人才积极主动申请上海市居住证,以便增加缴费人员的数量,成为上海最现实的选择。《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的具体条文中,也鼓励参保人多缴社保。在第六条(激励条件)中提出:最近连续3年在本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高于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倍以上的,技术管理和关键岗位人员可不受第五条第(四)项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可以优先申办本市常住户口。

    仔细一瞧,上海市实施的一系列对于外来人口、人才引进、户籍改革的措施,全都可以落实到一个字:钱。而上海的所有改革能否成功,在这座城市看来,就是你愿不愿意为了她的魅力掏钱,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愿意为了“成为上海人”买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逃离北上广Ⅱ·上海太昂贵简介 >逃离北上广Ⅱ·上海太昂贵目录 > 1、榨取外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