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七章 太祖朱元璋
建立高度中央集权为目标的宏伟事业。

    朱元璋的体制改革是首先从地方机构开始的。元朝地方设置的行中书省,是从中央的中书省分设出来的。职官的设置同中央中书省一样,掌管着一个省的军政、民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地位显赫,权力很大。实际上一个行中书省,就是一个独立小王国。想当年,朱元璋还在奉小明王为主的时候,也做了几年江南行中书省的平章(丞相),所以他对设置行中书省的弊端看得最深切。

    在一番准备之后,朱元璋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下令废除了地方上的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其权力范围也只限于民政和财政,按照皇上的意志管理地方政事。当时全国共设13个布政司。同时,地方上还设置了管理军事的都指挥使司和管理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三个机构彼此既各自独立,又相互牵制。同时直接听命于朝廷的指挥。

    实现了对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之后,朱元璋又开始集中精力对中央政府机构实行改革,首先是总揽天下政事的中书省。本来中书省在中央的各个权力机构当中,位置最高,其行政长官左、右丞相,又负有统率百官之责。这样君权与相权、皇帝与丞相的矛盾最易激化。明初的第一任左、右丞相分别是李善长和徐达。李善长为人处世向来以小心谨慎著称,徐达则较多时间是带兵征战在外。他们都没有与皇上朱元璋形成大的矛盾冲突。但相位传给胡惟庸之后,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胡惟庸是定远人,是开国第一号功臣李善长的女婿。他依仗着李善长这个后台当上了左丞相,在朝中大权独揽,独断专行,官员升降、生杀大事,都自作主张,不向朱元璋请示;朝野内外的报告,凡对自己不利的全扣下来;想做官、升官的人,失意的功臣、武将,都奔走他的门下;收受金银、绢帛、名马、玩物不计其数。他四处网罗自己的党羽,培植自己的亲信,组织自己的小集团,打击异己力量,称霸于朝。

    胡惟庸如此胡作非为,不仅必然危及明王朝的安定,而且和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也必然会发生尖锐的冲突。朱元璋下决心寻找机会要除掉这个心腹大患,以巩固皇权。一天,胡惟庸的儿子乘马车在南京城里招摇过市,不小心从车上跌下来摔死了,胡惟庸将车夫私刑处死。朱元璋知道后,十分气愤,他非要胡惟庸偿命不可,胡惟庸请求,向车夫家人赔偿金帛以了此事。朱元璋坚决不准。胡惟庸听了十分紧张,遂坚定了起事政变的决心。

    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入奏,诡称其住宅中井出醴泉,请朱元璋去观看。朱元璋好大喜功,信以为真,也就匆匆驾出西华门。他正行进中,突然内使云奇冲上跸道,拦住车马,慌忙中一时几不成声。朱元璋以为不敬,即令左右侍卫棍锤乱下。云奇右臂顿时被砸断,但他仍用左手指点胡惟庸的宅第。朱元璋猛悟,急忙返驾登城,远远望见胡惟庸宅第中绕有兵气,以此定胡惟庸谋逆,立即发羽林军逮捕胡惟庸,将其抄家灭族。同时宣布撤销中书省,罢除丞相,提高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的地位。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上负责。并且规定,后代皇帝不得再立丞相,大臣中如果有奏请再立者,处以重刑。

    胡惟庸被诛后,朱元璋顺藤摸瓜,借题发挥,将那些行为跋扈的、心怀不满的、危及皇家统治的,都统统被罗织为胡党罪犯,处死抄家。胡惟庸案株连蔓引,先后持续了数年。前后共杀掉了官员3万多人。连位居“勋臣第一”年迈退休在家,已77岁的李善长,及全家70多口人也一起被杀。

    朱元璋在继废中书、罢丞相之后,又对中央监察、审判机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原先,中央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洪武十五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改为都察院,下设13道,110名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皇帝全传简介 >中国皇帝全传目录 > 第三百三十七章 太祖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