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体制内外
距离既定的约谈时间越来越近,江心表现的反而越来越随意。他对简宁说,自己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眼下办公室里的局面。但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倒是很切合实际。每天都有人上演各种戏剧,用自己的表演方式来达到目的。江心看着看着,就觉得好笑了。
董力是江心在部门里走的最近的哥们了。从听到“制播分离”这个消息之初,董力就在提醒江心,要赶紧找关系。江心根本没往心里去,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我哪有什么关系!”就置之脑后了。
可是董力可没闲着。跟江心不一样,董力本身就是靠关系进台的。台里大多数人都是搞业务出身,新闻类、艺术类专业居多。董力没怎么向别人说起过自己的专业,因为实在有点不合时宜。他是学水产的。当初高考的时候,董力很有自知之名,对自己了解颇为到位,因此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就也简单明了——只要有学上即可。
在志愿上踌躇了再三,董力报了一个外地的非省会大学的水产专业。这个专业历来都招不满,甭管是经济高度发达还是金融危机,对这个专业感兴趣的人实在寥寥。董力研究了一下该专业历年来的分数线,又仔细比对了一下自己的模拟成绩,就义无反顾地填报了志愿。
大学四年,董力基本上是晃过来的。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都不好说,反正恋爱经验积累了不少,学校里师姐师妹、东北的海南的,几乎都认识董力。董力还好踢球,一连四年都是校队的,绝对主力。每次一上场,场边的啦啦队都很壮观。在小地方、冷门学校读书也有好处,就是很容易就能成为视觉中心。董力着实享受了四年“中心”的生活,恋恋不舍地回到北京。
董力成绩一般,可是家境不错。这也是董力能在大学里没有顾忌地谈恋爱的主要原因——经济基础跟的上,谈恋爱才能玩出浪漫玩出花样嘛。
家里前脚给董力安排好了工作,董力后脚才回到了北京。在家里呼朋唤友玩了一个月,董力就来电视台报道了。一起来的都是专业对口的大学生,一说自己的志愿,人家有说文艺部的,有说新闻部的,有说体育部的。董力本来也想去体育部,可是听人家问:“会使对编吗?使用过什么机器拍片子?能独立完成节目编辑吗?”
董力顿时晕菜。来招人的部门里,只有总编室和磁带库不问这些。磁带库嘛,顾名思义,一听就是看库房的,董力也不知道总编室是干什么的,但是要人的领导说想要一个电脑不错的。董力立马有了自信,玩了四年游戏,什么电脑摆不平?
于是,董力就在总编室生根发芽了。平时别人都忙活什么编排啊、宣传啊、节目规划啊,董力就甘心呆在综合科里当个“小网管”。如今,看着大伙都紧紧张张地给自己找铁饭碗,董力也跟着紧张起来。进台这么多年,董力始终没在台里建立什么自己的关系,这点倒是和江心很像。可是董力毕竟是有关系的呀,虽说当年是靠老爸的关系,虽说现在老爸退休了,可也还是说的上话的。
董力这里拐弯抹角地找人,江心却是一如既往地上班下班。简宁做出了不辞职的决定,这让江心踏实了很多。本来当初从节目部门转到总编室,是因为江心对收视考核的极度厌恶;可到了总编室之后,江心又发现,自己还是想做业务、想干活。
每每想起自己在总编室的收获,江心的脑子里就会冒出简宁的样子。干了这么多年,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收获就是简宁。不到总编室,自己可能永远也不会认识简宁。
董力怂恿江心也活动活动,江心笑而置之。董力掰开揉碎了跟江心讲:“你有做节目的经验,而且还做的不错。肯定会有一批制片人想留在台里,不想去公司;你这会儿不活动,不干等着堵枪眼吗?”
江心一笑:“那我也是烈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