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李鸿章的公文秘法
    我们把李鸿章的这个片奏,逐节分析一下,以研习这种高明的公文技法,体味李鸿章的谋略与智慧。

    这个片折,虽然短小,却分为诸多章节。有的章节简短,有的章节繁复,繁复与简短杂错之际,勾勒出八个主题。

    开章两个章节,是复述朝廷两次来旨之事。这是点题,如果缺少了这个,朝廷就弄不清楚你在针对什么事情说话,命中率必然降低,也难收到实效。

    目前的行政公文写作,因为吸收了诸多西式技巧,比之于李鸿章那个时代,已经简洁多了。如果这篇公文写在现代,那么它的题目应该叫《关于朝廷第二次指示按第一次指示命李鸿章速带淮兵往援镇江的回复的回复的回复》……你一看这个公文的题目,就知道在现代为什么少见李鸿章这种类型的人才了,这是因为行政公文的题目迷宫,削弱了公文的价值,单这个标题,你就已经输定了。

    行文开篇之后,进入第一个主题:热情讴歌赞美上级领导。会写公文的,通过纵情讴歌就把领导给灭了;不会写公文的,讴歌来讴歌去,却把自己催眠了,智商降低了。李鸿章显然是前者,所以他的讴歌简洁而明快,就一句话:仰蒙圣虑殷谆,批示亲切,伏读之下,感激莫名。

    第二主题:给对手上眼药。这个对手就是曾国荃曾老九,开篇暗示曾老九在力量不足的情形下强攻南京城的私心,以引起朝廷中群臣的嫉恨与警觉,让曾老九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三主题:南京城下态势分析,为第二主题提供理论依据,推翻曾老九攻打南京城的计划。因为已经暗示了曾老九的私心,此时这个计划已经是不推而自倒。

    第四主题:表扬自己,把李秀成返回南京夸张成负创而遁。这里边隐含有说谎的技巧,他说李秀成负创,彰表自己战绩,别人只能听着,你没办法亲往太平军老巢调查,就只能由着李鸿章胡吹一气。为了强调自己的功业,李鸿章着重强调了敌众我寡之态势,并为下一主题事先做好了铺垫。

    第五主题:上海城防态势分析。这个分析的目标主要是洋人,点明了英法联军色厉内荏的本质。太平军数量稀少,洋人就气势汹汹;太平军大至,洋人就急忙找个地方躲了起来。最后的结论是,洋人是靠不住的,上海的安全还是要靠自己,也就是靠他李鸿章。

    第六主题:深刻自我表扬。主要是阐明自己的职责,一要保护上海每月二十万的饷源,二要率师离开上海往援镇江,这两个任务是不能兼顾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朝廷只要答应不要这每月二十万饷银,我李鸿章立即送给太平军,绝不耽误一秒钟,你朝廷到底让不让老子送吧?所以最后的结论,就已经是不言自明了。

    第七主题:镇江态势分析。这个分析针对的是朝廷命他去镇江整顿军队的决定。理论上来说,在行政公文中明确否定领导决议,是不理性的行为。但李鸿章已经在前面引发了朝廷对曾老九的嫉恨与警觉,这时候的态势分析,恰与朝廷的思维相吻合,非但不会引发领导反感,反而让领导顿时生出英雄所见略同的知己之感。所以说,不是不能否定领导的决定,重要的是否定的方法与时机。如果你在领导改主意的时候提出来,领导保准大喜过望。

    最后一个主题:严厉打击不和谐因素。这个不和谐因素,就是镇江的冯子材。冯子材比不了曾国荃,曾国荃是有靠山的,有曾国藩替他撑腰,对曾老九下手只能采用暗示的手段,万不可明着来。可冯子材就惨了,老冯属于政治上不清白、有污点的人。他以前是天地会的叛逆,是跟在张国梁后面跑跑颠颠的小老弟,张国梁投奔太平军,冯子材就跟着投太平军。张国梁投官兵,冯子材又跟着当官兵。而今张国梁战死,可怜的冯子材就成了没娘的孩子,谁逮住都要狠踹两脚。

    李鸿章挑冯子材下手,是因为冯子材先惹到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权谋高手李鸿章:从刀笔小吏到第一重臣简介 >权谋高手李鸿章:从刀笔小吏到第一重臣目录 > 李鸿章的公文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