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清代如何选秀女
    看过《后宫甄嬛传》第三、四两集的朋友们一定会对大清王朝的选秀女——注意,是“选秀女”而不是“选秀”——很感兴趣。这大清王朝如何选秀女呢?真的像电视剧里面所描绘的那么复杂么?

    告诉您吧,这大清王朝选秀女的活动复杂得很,比电视剧里所描绘的还要复杂得多呢!清代的后妃制度是在明代后妃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康熙以后,后宫的位号有了具体的规定:一共分了八个等级,其中皇后一名,皇贵妃一名,贵妃两名,妃四名、嫔六名,另外,地位比较低的贵人、常在、答应等不限人数。当然啦,清朝选秀女是从顺治皇帝开始的。

    八旗选秀女,每三年一次,由户部主持。挑选秀女的目的,除了充实皇帝的后宫,就是为皇室子孙拴婚,或为亲王、郡王和他们的儿子指婚,重要性自不待言。当然,这些人中虽然也有一部分后来升为妃嫔,但绝大部分都成为后宫妃嫔的使女。

    秀女们要走进紫禁城高高的宫墙,必须经过一道道的考察。

    首先要严格审查旗属与年龄,不在旗的想参加选秀,势比登天;在旗的想逃避选秀,也是自讨苦吃。顺治朝规定:凡八旗官员家中年满14岁至16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度的秀女挑选,17岁以上的女子不再参加。乾隆五年(1740)进一步规定,如果旗人女子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阅选,下届仍要参加阅选。没有经过阅选的旗人女子,即使到了20岁也不准私自聘嫁。乾隆皇帝命令“户部通行传谕八旗,所有未经选看之秀女,断不可私先结亲”。根据清宫档案,到清末光绪年间,参选秀女的年龄,最小的是11岁,大的可达20岁。

    每到要挑选秀女的时候,先由户部奏报皇帝,奉旨允准后,立即行文八旗都统衙门,由八旗的各级基层长官逐层将适龄女子花名册呈报上来,到八旗都统衙门汇总,最后由户部上报皇帝,皇帝决定选阅日期。

    各旗选送的秀女,要用骡车提前送到京城。秀女们抵达京城后,在入宫应选的前一天,坐在骡车上,由本旗的参领、领催等安排次序,称为“排车”,根据满、蒙、汉排列先后次序。最前面是宫中后妃的亲戚,其次是以前被选中留了牌子、这次复选的女子,最后是本次新选送的秀女,分别依年龄大小排列,鱼贯衔尾而行。日落时分发车,入夜时进入地安门,到神武门外等待宫门开启后下车,在宫中太监的引导下,按顺序进入顺贞门。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这个“骡车”,二是这个“门”。

    先来说说这个“骡车”。备选的秀女,为什么要坐骡车呢?坐马车不行么?坐驴车不行么?做牛车不行么?

    您还别说,还真不行。马,在那个时期,向来是为军队所用,算是军事物资,备选的秀女没资格坐。驴,这个词汇也太难听点儿了吧?备选的秀女不适合坐。牛,向来为农民春耕秋收时所用,算是生产物资,备选的秀女也没资格坐。

    这样看来,只有骡车,才是备选的秀女适合坐的。

    接下来再看看这个“门”。

    瞧出来没有,地安门、神武门、顺贞门都在北京的北边,按照南前北后的顺序,都可以称之为“后门”——知道了吧,这备选的秀女,一路之上走的都是“后门”——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走后门”的由来。

    宫中的御花园、体元殿、静怡轩等处,都曾是阅选秀女的场所。一般而言,太后、皇帝和皇后每天只阅看两个旗的秀女,原则上是先满洲,次蒙古,最后才选汉军八旗的女子。通常是五六人一排,供皇帝或太后选阅,但有时也有三四人一排,甚至一人一排的。如有被看中者,就留下她的名牌,这叫做留牌子;没有选中的,就撂牌子。然后,留牌子的秀女再定期复选,复选而未留者,也称为撂牌子。经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纪连海说甄嬛简介 >纪连海说甄嬛目录 > 第二章 清代如何选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