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金归秦桧
能让人心尽服,至少秦桧在官场内部可以安身立命了。
不久之后,人们一直在琢磨,难道从涟水寨卖酒的王秀才,到南宋首相范宗尹、枢密院事李回,他们都是秦桧的同伙,一路把秦桧护送到赵构的面前?
参照以后的事情,没法不让人怀疑,而答案又是那么模糊。王秀才这个人无从考证,难道他是金人设在涟水寨的内线吗?
没那个必要。一个卖酒的,军、政两界都挨不上边,功能几乎接近零,没有培养价值。那么是范宗尹吗?更可笑了。
查范首相的履历,这真是一位青年得志、意气风发的人物,其蹿红速度之快,让刚刚打破纪录的张浚都感到自卑。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今湖北襄阳)人。进士出身。在靖康之变前,史书上说他“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
看着很正规吧,事实上超级吓人。他生于公元1100年,靖康之变是公元1126年左右,算一下吧,他升为言官首脑时只有二十六岁,还是御史台、知谏院双料首脑!
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官场妖孽。
之后,他赞成割让北方三镇,和当时的御史台长官秦桧唱反调。再之后,金军退兵,张邦昌派人向赵构表忠心,派去的人就是他,这让他第一时间给赵构留下了好印象。建炎南渡之后,赵构忍过了苗、刘叛变和“搜山检海”之厄,陪他一起受罪的朱胜非、吕颐浩也翻身落马,都丢了相位。
等事情都安定之后,范宗尹上位。
而此时,张浚还在大西北和曲端较劲,和一大堆完颜打生打死呢……相比之下,范宗尹的幸运简直是人神共愤。
这样的人,是能收买的吗?
所以,范宗尹作证之后,官场相信了,民间寂静了,赵构也动心了。甚至,范宗尹的证明,让范、秦两人的声誉都有所上升。
他俩本是敌对的,这时,范能为秦澄清事实,是很高尚、很绅士的行为,他有着纯洁的心灵!而这个正是南宋官场的标志,是最辉煌的时期才会有的事。
比如范仲淹与富弼、吕夷简等人之间,彼此虽然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但能协力为国分忧,这才是大臣之间应有的气量。
看着很崇高吧,说实话,之前我也很激动,可史书看多了,渐渐品出了些许异味。政治就是政治,没什么品味可言,像什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之类的话,都是骗人的。谁要是把这个当真,一定会死得超级难看。
就像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铁血人物罗伯斯比尔一样。法庭宣判他死罪时,他一次次想站起来发言,却被一次次打断,到死也没有获得什么说话的权利,纯属活生生憋死的。
具体到秦桧与范宗尹之间,范妖孽为什么会力保秦桧呢?不是利益关系,也不是奸细的互相掩护,那么是上面说到的高尚、绅士、纯洁、气量之类的吗?
总觉得很虚幻,太假了。
思前想后,纵观秦桧一生,一个答案才悄悄浮出水面。这时说出来,会不会是剧透呢?会不会降低阅读兴趣呢?
应该会,但我不得不说,说了才会在一堆乱麻里理出清晰的脉络,才能让大家知道秦桧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汉民族第一败类的神坛的。
请注意,秦桧最大的伎俩——欺骗。
这是个很常见的伎俩,但凡一个想作恶、甚至想办点什么事的人都具备。但是,秦桧把它升华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层面。历史会证明,他让每一个大人物翻身落马、身败名裂,不管对方是谁。哪怕是神勇睿智的岳飞、至高无上的赵构、号称“识人第一”的张浚,还是眼前这位迅速蹿红的范宗尹,都被他骗得团团转,直到失去一切。
直到他死后,他们才能稍微喘口气。但是,却无法改变他生前所规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