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名家评说
一份总结经验。”贾平凹将其归结为文学创作要有现代意识,也就是人类意识。

    小说中,女主人公原来的名字叫萤,但她在翻看辞典的时候,发现里面经常说“腐草化萤”,就是说萤火虫生于腐草里。她觉得这不好,就把名字改成了带灯。贾平凹强调说:“她这个灯是自带的,而不是别人给她的光亮,所以叫带灯。”

    在小说中,带灯并不是一个只顾照亮他人的崇高形象,她是一个有点自命不凡、又有个人追求的文学青年,身上也有不少缺点。贾平凹说:“这个人物是在最底层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在当地人看来,乡镇干部一个月挣两三千块钱,比较稳定,她可以在那儿一直干下来。在这种环境下,她一方面要尽到责任把工作干好,另一方面她有自己向往的东西,但这些向往的东西有的是完不成的,所以到小说后面她就有些凄凉。”

    贾平凹直言,他的作品中有不少象征、隐喻,带灯这个名字同样也有隐含的意义。在他看来,萤火虫不是火把,也不是日光灯,它的光本身就是微弱的,最终的命运也是悲惨的。他说:“带灯就是在黑夜中带了一盏光线很微弱的灯。小说中,带灯最后心理受到伤害,脑子也有些问题,出现好多病。在作品的最后,出现了一大片萤火虫。写到这儿的时候,我是想,在当今社会,每个人如果都像萤火虫一样,靠着自己一点点光亮,还是可以照亮好多人。”

    贾平凹开始写的时候恰逢欧冠比赛,他当时看了几场巴塞罗那队的比赛,十分欣赏他们的踢球风格。突然有一天,贾平凹发现巴萨的踢法跟自己写的写法有点近似全攻全守的踢法打破了传统的踢球风格,在看似繁琐的不停传球倒脚中,就突然进球了。贾平凹在后记中兴奋地写道:“这样消解了传统阵型和战术的踢法,不就是不倚重故事和情节的写作吗,那样繁琐细密的传球倒脚,不就是写作中靠细节推进吗?”

    在以往的作品中,贾平凹的文字激烈,用强有力的细节描写推动故事发展。但在中,贾平凹尝试了另一种写作风格,他写法细腻、简洁、明快,用最简单的方式把故事讲明白。过了六十岁的贾平凹称自己的心性变了,开始喜欢中国西汉时期那种史的文章风格,“没有那么多的灵动和慰藉、委婉和华丽,但它沉而不糜,厚而简约,用意直白,下笔肯定,以真准震撼,以尖锐敲击。”

    贾平凹说,这个故事关注的是中国最现实的东西,这个题材跟自己目前的文学追求也有契合的地方。他说:“我喜欢两汉的东西,两汉的东西下笔很清楚。我觉得对一个作家来讲,尤其是面对中国目前的现实生活,要真诚地呈现底层生活、表达干部,这样才可能把真实的东西贡献给读者。”

    昨天,编辑孔令燕接受记者采访,她称,贾平凹极为看重这部小说,对手稿进行了7次大修改,在创作时有一种使命感在里面。

    孔令燕说,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小说中的小标题与贾平凹以往作品有着显著不同。此前,贾平凹多用简单的1、2、3来标注小章节,但在中,他细致地拟写了密密麻麻的小标题,还让编辑用黑色条框框起来。“贾老师拟写小标题的灵感来自一版《圣经》,那里面就用很多黑色条框把标题标注出来。贾老师希望在这本书中记录一些中国社会现实的东西,并让人们有所启发。他创作的时候有一种使命感在里面,并不是简单地只是写一部小说。”

    孔令燕此前担任过贾平凹《定西笔记》等作品的责任编辑。她介绍,每次贾平凹把书稿交给她之前,会有几次大的改动,但交给她之后,就很少改动了。这次创作,贾平凹对手稿大的修改有7次之多,甚至在最后编印之前还修改了个别词句。

    在书的扉页上,印着这样一行字“或许或许,我突然想,我的命运就是佛桌边燃烧的红蜡,火焰向上,泪流向下。”孔令燕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带灯简介 >带灯目录 > 名家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