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节
一定是花了长期的功夫观察自己的弟子,并早就对弟子的德智体有了全面的了解的。再说,佛祖传授心得的方法也是不用语言的,所以如果迦叶那一笑是误打误撞,他后面就无法理解佛祖的心得。

    老子的一开头是这么两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两句话,困惑了后人几千年,各种解释猜测都有。

    一个比较常见的解释是:“可以言说的道,不是恒常之道;可以定义的名,不是恒常之名。”给人的感觉就是最深刻的道理是不可言说的,能言说就可以被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言说;一个事物最本质的性质是不可定义的,能定义就能被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定义。

    著名汉学家ALEY取上面这种解释,将这句翻译成:

    t can be told of is not an unvarying way;

    t can be named are not unvarying names.

    有人据此得出结论:老子很不相信word,因为word不等于它所指的事物,我们所说的“太阳”,这个词并不等于天上的太阳那个实物。这还是实际的东西,如果是一个抽象概念,那就更麻烦了,有时人们说话时用了这个word,但实际所指却是另一个物;有时几个人用了不同的word,但指的都是同一个物;还有时几个人用了同一个word,结果却指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几个物。

    儒家学说也不怎么探讨语言、概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常常是suppose别人都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别人对某个词的理解都跟自己一样,或者管你的理解一样不一样,我就这样说了,你懂不懂是你的事。

    孔子的里有这么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他老人家就这么说了,既不定义女子是指谁,也不定义小人是指谁,他的弟子在记录他的高谈阔论时也不做个解释,就那么一记,又搞得后人争论不休。

    有人说这表明孔子对女性的歧视,说女人跟小人一样,最难伺候,跟他们亲近吧,他们就不尊重你,跟他们疏远吧,他们又怨恨你。有人说孔子不是这个意思,“女子”是指那些舞女,还有人说“女子”是指某人的老婆。但不管“女子”是指谁,既然孔子没有指明是在说舞女或者某人的老婆,那理解为泛指所有女子也没错。

    还有人把这个“与”解释为“给予”,于是把这句话理解为“如果把女儿嫁给小人,那就麻烦了,跟他们亲近吧,他们就不尊重你,跟他们疏远吧,他们又怨恨你”。这些人还用孔子的私生活做例子,说他不可能歧视女性,因为他在外游学多年,只有家中一妻,而没有纳妾。但我们知道这不能说明什么,孔子不纳妾,也可以用来证明他觉得“女子难养”。家里有一个老婆就“难养”了,干脆躲出去游学,你还叫我再纳一个“女子”,岂不是更“难养”?不纳!

    不管孔子本人说这句话时,是个什么意思,几千年来的popular理解就是女子跟小人一样讨厌,近不得,远不得,这无疑成了男尊女卑传统的思想基础,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又是这句话的始作俑者,这口黑锅背定是该他背的了。谁叫他不把话说清楚的呢?不相信word的人,往往受到ORD的惩罚。

    以儒道释三家学说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精神,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并因此产生歧义,引起误解。这给搞这方面研究的人提供了一个饭碗,使他们总有事可做,但给我们这些不想搞这方面研究的人带来极大麻烦,因为随时可能被卷入争论,耗时耗力,最后发现是老祖宗们自己没说清楚。

    人们受中国传统精神的影响,常常是儒道释三家精神的组合,有的只信一家,有的信两家,三家混成的人也不少:年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简介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目录 > 第1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