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
“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禄山在唐玄宗时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史思明为安禄山手下的主要将领。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主要就是由他们两人挑起的。
唐朝本来实行的是府兵制,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士兵平时耕田,战时出征。这种兵制的实行可以有效地防止将领拥兵自重,为乱国家。但到了后来,情况渐渐发生变化,由于均田制日益解体,府兵制已无法维持下去,遂为募兵制所代替。于是出现了节度使这一官职,将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种下了唐朝中后期一百余年及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祸根。
节度使自唐睿宗时,仅是统领边防军镇的临时职务。唐玄宗为控制和防御周边各族,将唐初实行府兵制的初衷遗忘得一干二净,把边疆的节度使增为十个。此时的节度使不仅管理军事,还兼管本道民政及财政,权势日重。唐玄宗统治后期,朝廷政治败坏,中央军备空虚,天宝元年(742年),全国兵数为五十七万四千余名,边兵竟占四十九万,外重内轻、尾大不掉,几成崩溃之势,安禄山即趁此良机起兵叛唐。
安禄山于天宝元年任平卢节度使,十年后身兼平卢(今辽宁朝阳)、范阳(今北京)、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三镇节度使,兵力雄厚。他洞悉长安朝廷腐朽、实力空虚的内情,又因与宰相杨国忠争权,遂于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起兵。河北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逃或降,或被擒杀。叛军军锋迅速指向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唐玄宗派遣大将封常清到洛阳募兵六万,这些兵未经训练,很快被叛军击败,洛阳失陷。封常清与驻屯陕州的大将高仙芝一起退守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玄宗听信监军宦官的诬辞,杀死高、封两人,起用病废在家的大将哥舒翰统兵赴潼关。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令部将史思明讨伐河北。
洛阳失陷后,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与平原(今山东陵县)太守颜真卿起兵讨伐安禄山,并号召诸郡响应。河北人民不堪忍受叛军的残暴行为,自发组织队伍,抗敌自保。此时唐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领朔方军出师河北,屡获胜利,河北的民众武装也参加到郭、李军中;河北十余郡多杀叛军守将,重树唐朝大旗,切断了安禄山军队前后方的联络,使家在范阳的叛军将士军心动摇,安禄山甚至想放弃洛阳逃回老巢。唐朝本有平息叛乱的希望,但杨国忠猜忌驻防潼关的哥舒翰,不采纳他关于据险坚守以待敌内变和由郭子仪、李光弼引兵北取范阳覆敌巢穴的建议,怂恿玄宗促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于十五年六月,哥舒翰被迫出兵,结果大败,潼关陷落,长安震动。玄宗仓皇逃往成都,行至马嵬坡(今陕西兴平西),军士哗变,杀杨国忠,玄宗被迫缢死杨贵妃。马嵬民众遮道留玄宗,玄宗不从,太子李亨留下,遂即奔往朔方节度使所在的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同年七月,李亨即皇帝位于灵武,是为肃宗,改元至德。
安禄山遣部将孙孝哲入长安,自己仍留洛阳。在长安滥杀安禄山仇视的政敌及其家属,把投降的官僚迁到洛阳,授以官爵。又大肆搜括民财,弄得民间骚然不安,百姓日夜盼望唐军的到来。他们时常杀叛军官吏,遥应官军,使叛军穷于应付,连长安西门以外都控制不住。叛军将领日夜纵酒,专以声色财贿为事,已无进取之意,致使唐军得以重整军备、调集重兵。
在此前后,唐将鲁炅守南阳、襄阳,阻挡了叛军向江汉地区侵扰的道路。张巡、许远合兵苦守睢阳十月(至德元载十二月到二载十月),保卫了江淮地区。唐军因此赢得时间,并得到江南物资的源源补给。
长安失陷后,郭子仪、李光弼奉命率步骑五万自河北至灵武,壮大了朝廷声势。河西(今甘肃武威)和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安西(今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