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打不败的硬汉——海明威
    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的原理去写它,露出水面的是1/8,而有7/8是在水面以下,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深厚起来。

    ——海明威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中桑提亚哥的话

    由于中篇小说以及其他作品,海明威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中论及他的艺术风格时说:“他能把一篇短小的故事反复推敲,悉心剪裁,以极简洁的语言,铸入一个较小的模式,使其既凝练,又精当。这样,人们就能获得极鲜明、极深刻的感受,牢牢地把握它要表达的主题。往往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艺术风格达到极致。(1952年)正是体现他这种叙事技巧的典范。”

    欧内斯特·海明威生于芝加哥市郊橡破园小镇。他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一战爆发后,他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炸成重伤,回国休养。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茫的一代”。1929年,出版,从此名声大震。西班牙内战期间,他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年)。战后客居古巴,潜心写作,1952年,问世,为他带来世界性的荣誉。海明威晚年返美定居,因百病缠身,精神忧郁,于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

    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它塑造了一个在危险和压力下坚韧不屈的老人形象。古巴渔民桑提亚哥是独自乘小船打鱼的老渔夫。接连84天他一条鱼也没有捕到。起初40天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子总是跟他在一起,可是日子一久曼诺林的父母认为老头背运,吩咐孩子搭另一条船出海,果然第一个星期就捕到3条好鱼。孩子见到老头每天空船而归,心里非常难受,总要帮他拿拿东西。桑提亚哥瘦削憔悴,后颈满是皱纹,脸上长着疙瘩,但他的双眼像海水一样湛蓝,毫无沮丧之色。他和孩子是忘年交。老头教会孩子捕鱼,因此孩子很爱他。村里很多打鱼的人都因为老头捉不到鱼拿他开玩笑,但是孩子认为老头是最好的渔夫。他们打鱼不单是为了挣钱,而是把它看作共同爱好的事业。孩子为老头准备饭菜,跟他一起评论垒球赛。老头特别崇拜垒球好手狄马吉奥。他是渔民的儿子,脚跟上虽长有骨刺,但打起球来却生龙活虎。老头认为自己已经年迈,体力不比壮年,但他懂得许多捕鱼的诀窍,而且决心很大,因此他仍是个好渔夫。

    他和孩子相约第二天一早一起出海。当晚老头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少年当水手时远航非洲见到在海滩上嬉戏的狮子。醒后他踏着月光去叫醒孩子,俩人分乘两条船,出港后各自驶向自己选择的海面。天还没大亮,老头已经放下鱼饵。鱼饵的肚子里包着鱼钩的把子,鱼钩的突出部分都裹着新鲜的沙丁鱼。鱼饵香气四溢,味道鲜美。正当桑提亚哥目不转睛地望着钓丝的时候,他看见露出水面的一根绿色竿子急遽地坠入水中。他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钓丝。接着钩丝又动了一下,拉力不猛。老头明白100英之下的海水深处,一条马林鱼正在吃鱼钩上的沙丁鱼。他感觉到下面轻轻的扯动,非常高兴。过了一会儿他觉得有一件硬梆梆、沉甸甸的东西,这分明是马林鱼的重量,他断定这是一条大鱼。他先松开钓丝,然后大喝一声用尽全身的力气收拢钓丝,但鱼非但没有上来一英寸,反而慢慢游开去。老头把钓丝背在脊梁上增加对抗马林鱼的拉力,可是作用不大,他眼睁睁地看着小船向西北方飘去。老头想鱼这样用力过猛很快就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知道点世界文学简介 >知道点世界文学目录 > 打不败的硬汉——海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