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之王舒伯特
1818年,舒伯特不顾父亲的坚决反对,抱着对艺术和生活的天真的幻想,毅然辞去了教师的职位,决心当一名“自由艺术家”。然而,他哪里料想得到,像他这样出身低微的作曲家,在19世纪初叶的维也纳,将会是多么的不自由啊!
舒伯特(1797—1828年)是19世纪奥地利的天才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里希田塔尔,父亲是中学教师。童年时代,他从家庭音乐生活中学会了演奏风琴、钢琴和小提琴,也掌握了基本的作曲方法和合唱艺术。11岁起,他进免费的神学院读书。在学校里他参加了学生乐队,有时还担任指挥,熟悉了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许多作品。与此同时,他从13岁起就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1813年,16岁的舒伯特离开神学院后,在父亲的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这时他虽然忙于教课,但仍然创作出许多焕发着活力的作品。1818年舒伯特毅然辞去教学职务,全心投入音乐创作。由于没有固定收入,他穷困潦倒,31岁就英年早逝。人们根据他的遗愿,把他葬在他所崇拜的贝多芬的墓旁。
1811年,舒伯特创作了第一首歌曲《哈加尔的悲哀》,14岁作第一交响曲,17岁为歌德的诗篇《纺车旁的葛莱卿》、《野玫瑰》、等谱曲。18岁完成第二、三交响曲,两部弥撒曲,5部歌剧及140多首歌曲。舒伯特采用和声上的色彩变化,用各种音乐体裁形式来刻画个人的心理活动,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他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构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的旋律。他对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虽然31岁就夭折,但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尤以歌曲著称,被称为“歌曲之王”。他总共写下14部歌剧、9部交响曲、100多首合唱曲、567首歌曲等近千件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天鹅之歌》、剧乐《罗莎蒙德》等。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他的交响性风格继承的是古典主义的传统,但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他绝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称他为“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在传统的室内乐中注入了自己的精神特性。他的室内乐作品都带有真正的舒伯特的印记,它们也是维也纳古典主义的最后一批作品。
舒伯特生活的19世纪初叶的维也纳,社会极其黑暗,到处是皇帝的秘密警察,官方严密地监视着社会上的书报、戏剧、演出以及一切文化生活,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民主空气。但是,另一方面,为了腐蚀、麻痹人民,政府却大力提倡享乐主义的文化艺术,粉饰太平。
舒伯特既不愿依附于权贵的门下,去做他们的忠实奴仆;也不愿用自己的艺术为统治者粉饰太平,去写那些专供娱乐用的浮华、空虚的作品。他要用自己那才气横溢的音乐去倾吐出当时一部分进步知识分子内心的痛苦;唱出市民阶层所憧憬的美好希望。正因为这样,舒伯特的作品很快地受到了市民阶层的欢迎。正因如此,他当然不会受到当局者的重视和欢迎。奥地利皇帝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不需要天才,我们只要忠于职守的臣仆”。像舒伯特这样一位艺术家,当然不是皇帝的忠诚“臣仆”。在国家警察的档案中,舒伯特被记录为是一个“鲁莽的人”;而当他的一个具有自由思想的朋友被警察逮捕时,他也因受牵连而被拘留。虽然舒伯特的歌曲和音乐作品当时在维也纳的市民中已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了,但却因得不到官方的赏识而难于出版和演出。舒伯特在生前,甚至还没能听到过自己创作的交响曲的演出。1815年,他写出了不朽的名曲,但是一直过了5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