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十七、熟悉的陌生人
    德国离我们有万里之遥,不过,这个国度里有着众多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地方,也有着众多被我们挂在嘴边念念不忘的大师、名人。

    1、波恩贝多芬

    离开多特蒙德后,我们到了曾在中学历史书上熟悉的城市—波恩,曾经的联邦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首都。音乐大师贝多芬的故居就在这里,这也是我向往的地方。

    按照行程的安排,我们首先要访问德国之声电视台。下午两点半我们如约而至。德国之声国际部主任蒂曼女士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大门口,我就惊讶于德国之声总部大楼的气派。德国同行告诉我们,这栋大楼是目前德国造价最昂贵的大楼之一,原本是为联邦德国的首都波恩建的议会办公楼,没想到大楼刚建好就迎来了德国统一,首都从波恩迁到了柏林,后来德国政府就把它作为了德国之声的总部大楼。德国同行介绍说,这栋大楼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透明。外墙是透明的,办公室是全玻璃透明的,就连电梯也是透明的。走进这座大楼,每一间办公室里的情景都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唯一不透明的屋子恐怕只有洗手间了。我的一个同事问,那办公室里岂不是一点儿隐私也没有了?一个长相英俊且有一个中国名字的德国同行冯海音对我们说,这栋大楼造价昂贵,都是用纳税人的钱盖的,所以设计的时候就是要让每一个议员的工作都能让纳税人看到,保证他们每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都是透明的。我们也没有想到会搬到这里来办公,让我们的工作也变得这样透明。说罢他就爽朗地笑了。看来,德国人的政治透明化都渗透到了建筑领域。值得一说的是,德国之声是政府投资的媒体,但是德国之声从来不听命于政府,政府也从不以老板自居,德国之声要求每一个记者对一切来自政府的言论和政策首先要持怀疑态度。

    在我的想象中,联邦德国的首都无论如何也应该是一座标准的国际化大都市,高楼林立、霓虹闪烁、车水马龙,来到波恩时才发现,它原来是一座只有三十万人口的“小城市”,用德国人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国际小村落”。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发达国家会把首都选在这样一个乡土气息浓厚的城市。然而这正深刻地反映出二战结束之后德国人的心态。他们把首都放在这样一个田园牧歌式的偏僻小城,就是要彻底改变全世界对德国在历史上那种强悍好战的印象。

    前不久我看到一篇文章在介绍波恩的时候这样写道:波恩,这座莱茵河畔花园式的城市享有了半个世纪的首都的荣耀,一夜之间又把首都还给了柏林,那份失落至今还在波恩人心里隐隐作痛。可是当我和一些德国人谈到这个话题时,他们的回答并不完全相同。一部分德国人觉得首都就应当在柏林,这就是德国历史的原貌,还于旧都,无可厚非;而另外有很多德国人认为首都定在柏林不利于德国的国际形象,因为柏林在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注定将永远和那场战争联系在一起。冰冷的政治、痛苦的历史给柏林这座城市积淀了太多德国人不堪回首的记忆,德国人更希望给全世界的印象是像波恩那样的亲切、宁静、平和。今天,大多数德国人更愿意把幸福和未来寄希望于一个统一的欧洲,而不是重现一个强大的德意志。这些所见所闻和历史上德国总理在波兰出乎全世界意料的一跪联系在一起。在今天,世界上并非每一个民族都有这样的勇气和理智去面对自己的历史,从这一点说,德意志这个民族特别值得我们尊敬。

    黄昏时分,我们终于可以去拜访贝多芬的故居了,颇费了一番周折,我们才找到了这个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的出生地。没有想到这样一个伟人故居竟然和周围的建筑完全融为了一体,除了墙上一个不大的贝多芬头像和一块特殊的门牌,再无更多标记。更让我遗憾的是,当我们赶到时参观时间已经结束,只见到了一个七十多岁的看门老人。我没有奢望严谨的德国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随遇而安简介 >随遇而安目录 > 三十七、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