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节 玩具突围
    拉塞特自己最喜欢的动画题材是反映家庭或朋友间的爱和帮助,展示主人公从稚嫩到成熟的整个成长历程。这也成为了皮克斯选择每一部影片主题的一贯思路。拉塞特后来说:

    “就像皮克斯自己所经历过的成长历程那样,皮克斯的电影总是在追寻同一个主题:自我成长。在朋友或家人的帮助下,故事主角在真实世界中历险,学习如何与朋友和家人相处。最重要的是,电影故事总是关于这个主角的成长和转变的。”

    既然之前拍过《小锡兵》这样以玩具为题材的短片,那么,为什么不能用玩具作为主人公,讲述玩具朋友之间互爱、互助的成长故事呢?

    1991年,拉塞特写出了《玩具总动员》的剧本。

    看过《玩具总动员》的大人孩子,没人忘得掉牛仔胡迪和巴斯光年。两个玩具互相帮助、一起成长的故事在1995年一上映就震撼了世界。当然,除了好看的故事外,真正的三维电脑动画也让所有人大饱眼福。

    仅仅是牛仔胡迪的三维建模,就有723个活动关节,可以在程序指挥下自如模拟各种动作。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凭借出色的故事和精湛的技艺,《玩具总动员》获得了1996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和奥斯卡特别成就奖(Special Ac Award)。

    看到《玩具总动员》的成功,局外人不会想到,在电影背后竟然是长达5年的艰辛。从1991到1995年,乔布斯在NeXt和Pixar两处深渊里挣扎,眼看着投资一点点化为泡影,惟一的希望,就是盼着与迪士尼合作的这部动画长片能早日问世了。

    1991年,《玩具总动员》的30秒示例镜头和剧本初稿得到了迪士尼高层的赞许。为了保证影片质量,迪士尼专门派资深电影人参与影片制作。但这毕竟是第一次拍摄三维电脑动画长片,皮克斯在技术和艺术两方面都遇到了重重困难。卡特穆尔集中精力改进软件和特效技术,拉塞尔则夜以继日地推敲人物、情节和每一帧画面。

    拉塞特此前并没有剧本创作的经验。因此,仅故事一项,反复修改就耗去了太多的时间。无论拉塞特怎么改进故事情节,迪士尼的专家们就是不满意。时间拖得越长,乔布斯就越绝望,他似乎又看到了苹果和NeXt曾反复出现过的,产品因技术太超前而迟迟不能发布的怪圈。

    直到1993年7月,《玩具总动员》的剧本才最终确定下来。拉塞特的小组开始在电脑上绘制动画。影片使用了最强悍的Sun和SGI图形工作站。即便如此,每渲染一帧也要花上个把小时。整部影片有几十万帧需要渲染。为了加速渲染过程,大家把许多台工作站组成集群并行工作。

    就在影片拍摄了10个月后,迪士尼再次对剧本提出了异议。卡森伯格甚至威胁拉塞特说,如果不改好剧本,就终止合同。1994年4月,重压之下的拉塞特终于拿出了迪士尼满意的剧本,拍摄工作得以继续进行。

    虽然亲临皮克斯现场的时间很少,但乔布斯对《玩具总动员》的拍摄非常关心。他总是指手画脚,不断对工作人员提出自己的建议。每看一段样片,乔布斯就会对拉塞特说:

    “这里不够吸引人,需要删掉。那里要加快节奏。”

    拉塞特碍于乔布斯是老板,只好唯唯诺诺地敷衍。但实际上,他觉得,乔布斯的建议实在太外行了,没有一句是靠谱的。

    包括拉塞特在内的皮克斯动画师们后来总结说:“乔布斯这个人,真的没有影片鉴赏能力。”

    最后完成的《玩具总动员》由大约11万帧全部用电脑渲染的三维画面组成,这些画面整整填满了1000张光盘。即便如此,影片的制作成本也要比迪士尼传统的二维动画片便宜得多。要知道,迪士尼有几百名动画师,完成一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乔布斯传:神一样的传奇简介 >乔布斯传:神一样的传奇目录 > 第四节 玩具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