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四节 巷哭江南尽泪痕
馀地,韦杜城南莫问天。

    雄信谳词传旧本,昆明灰劫话新烟。

    论交三世无穷意,吐向医窗病榻边。

    因陈诗向来以隐晦艰涩著称,又有一套独特的密码系统,后来的释家虽破释了涧瀍,指涧水、瀍水,皆流经洛阳注入洛水,后泛指洛阳,而此处的洛阳又喻指曾昭燏所在的南京,以及“单雄信为王世充的将领与李世民为敌,而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的将领与曾国藩为敌”、“谳词,犯人供词,此句扣紧诗题所指的《李秀成亲供手迹》”等诗句的喻意,但仍难读懂和全面破译陈诗中隐含的密码。随着曾昭燏与陈寅恪先后谢世,二人的谈话内容更不为外界所知。稍能透露曾昭燏在批判李秀成运动中内心活动与应变之策的,是1964年曾氏所作《读李秀成自述手迹》诗两首:

    一火金陵万屋墟,焚身犹欲救池鱼。

    百年心事分明在,试读名王自白书。

    万家春树感深思,巷哭江南尽泪痕。

    身后是非谁省识,欲从遗墨共招魂。

    又:

    旷代功勋旷代才,擎天高柱复危榱。

    缘何一着差终局,百战英名付劫灰。

    鸿毛岱岳须臾事,取舍分明是丈夫。

    寄语世人须着意,亲仇有界莫模糊。

    诗中的“缘何一着差终局,百战英名付劫灰”句,当是曾昭燏紧跟形势,对已定调的“叛徒”李秀成,因最后十几天“投降变节”而使一世英名付于劫灰的扼腕叹息。最后两句当是警告活着的人,对轻如鸿毛与重如泰山这般人生大事,一定要想好、想开了,不要稀里糊涂地亲家与仇寇不分,把本是狗熊一样的反革命分子当成革命的英雄,或像罗尔纲最初称颂的“反革命的英雄”来对待。特别是最后半句,既是痛惜李秀成“认贼作父”,不该乞降于“伪君子”“反动刽子手”曾国藩,同时旗帜鲜明地宣示自己爱憎分明,界线清晰,坚决与罗尔纲所一口咬定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反革命的巨魁”曾国藩决裂。

    当曾昭燏独自趴在南京博物院一间空寂的屋子里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正是李秀成遇难一百周年。曾氏这首在严酷的政治压力和为自保而苦心孤诣吟出的诗行,与一百年前李秀成身陷囹圄时的“供状”对比,自是令人怅然太息。而这个时候,离曾昭燏身死灵谷塔还有不足一年的时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南渡北归3:离别简介 >南渡北归3:离别目录 > 第四节 巷哭江南尽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