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节 北归端恐待来生
    流亡蒙自后,吴宓把在南岳滋生的悲观情绪一同带来,且比衡山犹甚。陈寅恪与吴宓于教课之余经常往南湖散步,并有诗文唱和,从流传于世的几篇诗作中,可见其悲戚哀伤之情。

    据吴宓日记载:1938年5月,“阴雨连绵,人心已多悲戚,而战事消息复不佳。五月十九日徐州失陷,外传中国大兵四十万被围,甚危云云。于是陈寅恪先生有《残春》(一)(二)之作,而宓和之”。

    残春(一)

    陈寅恪

    无端来此送残春,一角湖楼独怆神。

    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还忆去年人。

    过江愍度饥难救,弃世君平俗更亲。

    解识蛮山留我意,赤榴如火绿榕新。

    残春(二)

    陈寅恪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

    雨里苦愁花事尽,窗前犹噪雀声啾。

    群心已惯经离乱,孤注方看博死休。

    袖手沉吟待天意,可堪空白五分头。

    残春和寅恪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一日作于蒙自吴宓阴晴风雨变无端,折树摧花未忍看。

    小胜空矜捷坦堡,覆军终恐败师丹。

    降心苟活全身易,异志同仇御侮难。

    一载颠危能至此、何堪回首梦长安。

    诗中吴宓自注:“捷坦堡今译坦能堡(tannerberg)。”此句指发生于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坦能堡会战,又称坦嫩贝格战役。1914年8月17日,俄罗斯第一、二军侵入东普鲁士,向首府哥尼斯堡进发。俄军成功进入德国,直到德国第八军在8月20日反击。德军设计了一个陷阱,让俄国第二军提前进入德国后,在后面反击其补给线。9月2日,俄军放弃整个作战计划,坦能堡会战后,没有再向德国领土进攻。虽然德军在坦能堡会战得胜,但德军原先并没有准备俄罗斯会在8月中旬开战,因此德军用了两支部队来抵抗俄军,造成德军的资源被分散,继而影响西线对英法联军的战事。吴宓诗中的师丹,一译绥丹(Sedan),今译色当,是发生于1870年普法战争中的一次战役,拿破仑三世因兵败向普鲁士投降。诗中的“小胜空矜捷坦堡,覆军终恐败师丹”,当指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取得大捷,而徐州很快失陷之事。据吴宓日记:“因忧共产党与国民政府不能圆满合作,故宓诗中有‘异志同仇’之语。而寅恪又有《蓝霞》一诗。”

    蓝霞

    陈寅恪

    天际蓝霞总不收,蓝霞极目隔神州。

    楼高雁断怀人远,国破花开溅泪流。

    甘卖卢龙无善价,警传戏马有新愁。

    辨亡欲论何人会,此恨绵绵死未休。

    按吴宓的说法:“蓝霞”二字出吴文英《莺啼序》末段,而寅恪用之则指蓝衫党,通称蓝衣社及红军。“寅恪之意,吾能识之。吾爱国并不后人,而极不慊今日上下之注重‘革命’等观念,而忽略中国历史文化之基本精神,日本俘虏亦有能言此者,见报。此则二十余年来学术思想界所谓‘领袖’所造之罪孽,及今而未已也。”

    未久,吴宓与陈寅恪又于南湖散步之余,以“南湖”为题各赋诗一首:

    南湖一首

    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九日

    吴宓

    南湖独对忆西湖,国破身闲旧梦芜。

    绕郭青山云掩映,连堤绿草水平铺。

    悲深转觉心无系,友聚翻怜道更孤。

    亘古兴亡无尽劫,佳书美景暂堪虞。

    南湖即景

    一九三八年六月作于蒙自

    陈寅恪

    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

    桥边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南渡北归1:南渡简介 >南渡北归1:南渡目录 > 第二节 北归端恐待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