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书痴
    本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见小谢。蒲为一博学鸿儒,才气过人。康熙岁贡,后应试不第。实则其才固不在时文,且通儒硕彦例多敝屣功名也。蒲氏对官吏之鄙薄多于其小说中见了,幽默泼辣,讽刺深刻。

    * * *

    彭城郎某出于书香门第。儿童之时,就听到父亲谈论珍本和海内孤本的事,听到父亲与朋友闲谈各种手卷及古代诗人。父亲为官清正,产业不多,自己的收入,大多买书珍藏,家中藏书由祖父时代时已开始。所以父亲故去之后。家中唯一的遗产就是一书楼的书,这种家庭世传的特色似乎一代胜似一代,因为儿子是环绕在书城中长大的,别的事情几乎是一无所知,只是一味爱好书籍。至于钱是什么,怎么挣钱,简直完全不懂。平常总是卖些零星的东西,换些现钱。无论如何,也不肯把书楼里的书卖一本,所以先辈留下的藏书全部,始终完好如初。

    书房里他最珍贵一件东西,就是父亲手书的宋真宗的‘劝学篇’。父亲是特为儿子写的,算做他的遗教。儿子已经把那一篇墨宝装在镜框里,挂在书桌子上面的墙上。好能天天看,做为自己人生的箴言。用纱罩起来,免得落上尘土。

    劝学篇的意思是这样:读书即可以获高位,享荣耀,侧身士林,列位富贵,金玉满堂,五谷满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郎某却从字面上看,认是句句实言,字字不虚。说来可怜,他竟坚信一斗一斗的食粮,和其美如玉的女人,真个完全在书里头,只要努力读书,持之以恒,自己所求必可从书中出来。

    在十八岁、十九岁、后来二十岁,这都是男子好色不好学的年岁。郎某却仍潜心读书,真是令人赞佩。他不出外访友,不闲游以畅胸怀,日常之至乐就是坐在椅子上,朗诵得意的文章。藏书之癖也未尝稍减,自冬至夏,他只穿一件长袍,因为尚未婚娶,独自居住,也没有人提醒他换一换内衣。有时友人去访,只是几句问好,几句勉强的寒喧之后,他总是闭上眼睛,仰起头来,吟诵几首诗,朗诵几篇文章,抑扬顿挫,得意忘形。朋友一见他是那么个不可救药的书呆子,与朋友亳无用处,坐了一下,也就起身而去。

    他上京赶考,但竟名落孙山。他虽然失败,但是读害的热忱却亳不减低,因为他深信宋真宗的‘劝学篇’。他的确需要黄金、车马,十之八九也需要一个其颜如玉的美女,但是皇帝曾经说过,只要身为儒生,功名财物,声色狗马,一切都可以得到,皇帝的金口玉言,绝不会错。

    一天,一阵风把他手里拿的书刮跑,滴溜溜转着飞到花园里去了。他在后面追,用脚踩住书好拣起来。这样一来,一只脚滑进野草覆盖之下的一个窟窿里。仔细一看那个窟窿,看见里头有腐草根、泥土,还有些稷子。他一粒一粒拾起来,稷子是肮脏的,显然是在那个窟窿里放了很久,稷子也很少,连熬一碗粥早晨吃也不够。可是他觉得这是预言的应验,皇帝的语已经证实了。

    几天之后,他上梯找几本旧书。发现书架子上层一堆书后有一个一尺长的小马车。把尘土掸下一看,颜色金黄闪亮。他兴高采烈的拿下来,拿给朋友们看。一看原来是镀金的,并不是真金,真出他意料。

    后来不久,父亲的一个朋友,官居视察之位,因公路过县境,到郎家看一看那辆小马车。这位官老爷是位虔诚的佛门弟子,盼望得到那个旧艺术品献与一个寺院,摆在佛龛前面。他给了郎某三百两银子,两匹马,把那辆车换了去。

    郎某如今对真宗皇帝的‘劝学篇’越发相信。因为黄金、马车、和谷子都已应验。其实谁都读过宋真宗的劝学篇,那么逐字深信不疑的,只有这个书呆郎某。

    郎某年到三十,还没有结婚,朋友们劝他物色个女子,办了终身大事。

    ‘为什么?’郎某自信得很。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传奇简介 >中国传奇目录 > 书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