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1)
才尽quot;,就没有好作品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骆宾王:《骆宾王文集》
骆宾王(约六四○~约六八四),浙江义乌人。他年轻时就会写文章,尤其精干五言诗,quot;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quot;唐高宗时候,quot;为长安主簿,坐赃,左迁临海丞,怏怏失志,弃官而去。quot;
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他参加了,代徐敬业主持宣传与军中书檄,最有名的《讨武曌檄》,就出于他的手笔。传说武则天刚看到这篇骂她的妙文时候,满不在乎,并且还嘻嘻哈哈的,但是读到其中quot;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quot;两句时,睁着眼睛说:quot;谁写的广左右告诉她骆宾王写的,武则天埋怨说:quot;宰相安得失此人!quot;(宰相怎么把这样的人才给丢了!)
徐敬业起兵失败后,《新唐书》说quot;宾王亡命,不知所之quot;,《旧唐书》说quot;伏诛quot;,显然是被杀了。
骆宾王死后,武则天找人寻访他的作品,找到了十卷quot;盛传于世quot;。
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入狱,写了《在狱咏蝉》五律一首,说quot;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quot;他死后,绝没想到quot;表quot;他quot;心quot;的,竟是他的头号政敌——武则天!这位女皇帝的度量,真不简单了!
范仲淹:《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江苏吴县人。两岁时死了父亲,母亲带着他改嫁姓朱的,长大之后,知道了身世,便哭着告别了母亲,不肯再姓朱了、恢复姓范。
范仲淹到戚同文的书院里读书,穷得每天煮一锅粥,粥冷冻后,就切开三块,每餐一块,在穷苦中力学不辍。二十六岁后,他中了进士,便把母亲接回来奉养,显然有归于范家的意味。
范仲淹带兵防御西夏时候,就有quot;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quot;的时谚,可见他威望之隆。后来做到宰相,主持quot;庆历变法quot;,遭到守旧派和保持既得利益的权贵的反对,没有成功。
范仲淹做秀才时候,就说他的志愿是quot;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quot;。这种风范,影响了当代和后代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
范仲淹爱护人才,救济贫困。他把做官的薪水,大都用来资助穷困的读书人;又筹设quot;义庄quot;,供养族中的贫户。他这种quot;仁人之心quot;,得力于他的师长戚同文的影响很大。戚同文一生不蓄私财,舍己为人,范仲淹也是如此。
欧阳修:《欧阳文忠集》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四十岁就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吉安人。他从小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买不起纸笔,他母亲用芦草茎画在地上教他,苦学而成。二十四岁中进士,在地方和中央做官、浮沉,编过《崇文总目》、《新唐书》等学术著作。
欧阳修为人刚正,排佛老,主节义,但晚年趋于保守。王安石变法时候,他因反对而归隐,第二年就死了,活了六十六岁。
欧阳修在文章上,开宋朝的先河。他上承韩愈,主张文章要有quot;明道quot;、quot;致用quot;的功能,认为quot;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quot;。他笔下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举凡散文、骄文、史传、诗词,都有很高超的成就,影响到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和后代的文风。他又敢于运用中文、扩大中文,他写《醉翁亭记》,连用二十一个quot;也quot;字,其气魄可想!文章刻石后,他要把quot;泉冽而酒香quot;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