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开学了,同学们好!
    明天开学啦,今天同学们都回来了吧。春节、元宵节、情人节都过得好吧?跟父母家人都团团圆圆了吧,打工的哥哥回家过年了吧,乡里的白条都给咱还了吧,国外的姐姐电话拜年了吧,老舅三叔都给了压岁钱了吧?毕业论文也构思完了吧?那从明天开始,咱们就上弦了吧。

    这两天准备课程,并且有几个文化聚会,例如今天去北京电视台谈博客现象,听说点击率猛增,我也没来得及细看。明天要起个大早去为学生选课,所以今晚就不多写了,也不答复留言了。转贴一篇有意思的文字,供语文爱好者学习。希望大家努力提高语文水平,看明白了全文再踊跃发言。做人第一要尊重别人的时间,第二要尊重别人的全文,不要以为民主就是红卫兵批斗老师也。诸如”电话就是用来打的“、”老师就是给学生打工的“一类至理名言,我并不看成是人格问题,只是看成语文问题。语文水平提高了,看明白了人家的话,许多误解就都避免了,那时再加上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精神,一个馒头的血案就不会再发生啦!

    祝大家新学期快乐!

    自由是一种气场

    谢志浩发表于2006-2-615:40:00

    2004年7月初,笔者从北京大学访学归来,一种淡淡的哀愁袭上心头,茶饭不香。

    我知道,自己又回到了另外一种气场,在这种气场中,自由的呼吸,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实,根据我的观察,北京大学从1989年以后,在原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后来的北大校长吴树青的治理整顿之下,在中共中央实行的从1989级北大学生开始进行军事训练的政策之下,在有关部门连续三年的打击之下,北京大学“成功”地进行了一种历史性的转型。

    曾几何时,北京大学的学生,英姿勃发,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但是,当我2003年9月3号来到未名湖畔,做一年访问学者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北京大学的学生已经不复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北大学生。

    那种英姿勃发的北大气场,已经在新时代的学生脸上追寻不到了,满脸的冷漠、木然。

    有两个小故事,非常有趣,都是我所亲身经历者。

    我们都知道,北京大学是比较自由的,特别是各种讲座、演讲,真是多如牛毛。这些讲座一般都在晚上举行。其中有一个名叫什么小平者,好像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此公对美国的民主自由,非常之向往,在讲座中,有时做赞美诗、有诗朗诵什么的,反正挺动感情的。在自由提问阶段,许多学生对这位先生极尽赞美之能事。这些,原本都是正常的。其中,有位同学站起来说:“好像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世界各地养了许多枪手,你不会就是这样一种枪手吧?”讲座的先生,回答得也非常得体。但是,惹恼了一些北大学生,他们觉得这位同学怎么会这样提问题呢?

    我瞅准机会,站起来,也向这位先生请教。因为,在整个讲座过程中,这位先生不承认中国有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我当场就说:“我觉得,社会学的郑也夫先生、法学的邓正来、梁治平、贺卫方其实都是挺不错的。”北京大学的同学一下子受不了了,不许你攻击给我们讲座的先生。我心里想,这都是什么毛病?

    我听的讲座,说起来,真不少。但是,我这个人,有点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来一趟不容易,既然来了,总想向这些出活的先生请教。有时候,还真能闻一两个出活的问题。北大的学生还有点意思,哪怕你问问题,问得尖锐,讲座结束之后,会向你问好。我觉得北大还是有点自由的风气。但是接下来,好玩的一幕便上演了。

    一位同学,上来就紧紧地握住我的双手:“先生,您的问题太精彩了,太精彩了。敢问先生贵姓?”“免贵谢志浩”“你是博士?”“非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东博书院简介 >东博书院目录 > 开学了,同学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