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详红楼梦(1)
;秦可卿的故事应是旧本风月宝鉴中的高峰。这一删却,余外便只剩些零碎,散见于各回。quot;(注九)

    quot;吴玉峰quot;后来重看第一回,看到作者当年嘲笑棠村道学气太浓:quot;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quot;,分明对这书名不满。在删天香楼后更不切合,只适用于少数配角,因此quot;吴玉峰quot;觉得需要解释他为什么不删掉他写的quot;凡例quot;里面郑重介绍quot;风月宝鉴quot;那几句:因为棠村生前替雪芹旧著“风月宝鉴quot;写过序,所以保存棠村偏爱的书名,纪念死者。

    quot;凡例quot;硬把书名改了,作者总是有他的苦衷,不好意思或是不便反对,只轻描淡写在楔子里添上一句quot;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quot;,贬低这题目的地位,这一句当与quot;凡例quot;同时。quot;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quot;这句,是第一回最后加的一项,因此甲戌本第一回是此回定稿。如果这句是甲戌年加的,此本第一回就是一七五四本。但是也可能是甲戌后追记此书恢复原名经过。

    庚本白文本quot;嬷嬷quot;有时候作quot;嫫嫫quot;,甲戌本第十六回更是quot;嬷嬷quot;、quot;嫫嫫quot;、quot;妈妈quot;相间。──quot;嬷嬷quot;是老年高等女仆的职衔,quot;妈妈quot;是小辈主人口头上对他们的尊称。但是甲戌本第十六回赵嬷嬷有时作quot;赵妈妈quot;,是漏改的江南话。全抄本偶有吴语,(注十)作者北方话纯熟后已经改掉了,南京话仍旧有,如quot;好(音耗)意quot;,作quot;故意quot;解。(注十一)──戚本一律作quot;嫫嫫quot;。全抄本统作quot;姆姆quot;──庚本第三十三回也有个quot;老姆姆quot;(第七六一页),戚本同,是漏网之鱼──与它通部用quot;旷quot;是一个道理,都是因为本底子是个早本,陆续抽换今本,起初今本的成份少,因此遇到quot;俇quot;字仍旧写作quot;旷quot;,迁就原有的许多quot;旷quot;字,免得涂改;为求统一,后来也一直沿用下去。为了同一原因,无回末套语或诗联诸回,戚本、全抄本都给添上quot;且听下回分解quot;。quot;正是quot;二字底下缺诗联的也删了,不然看上去不完整。

    吴世昌与俞平伯同样认为甲戌本是书主或抄手集批充总批,以便增加书价。(注十二)但是一方面有删批的潮流,而且删节得支离破碎的楔子也普遍的被接受,显然一般对于书中没有故事性的部份不感兴趣。多加总批,略厚一点的书不见得能多卖钱。

    从戚本、全抄本看来,过录本擅改形式都是为了前后一致化。甲戌本后两截扩充总批,为什么两次改变总批格式,回目后批改回目前批,又改回后批?尤其可怪的是第十三至十六回忽然又兴出新款,每回都有标题诗──头八回也只有五回有──而诗全缺,quot;诗云quot;quot;诗曰quot;下留空白。如果quot;诗云quot;是原有的,书商为什么不删掉,免得看上去残缺不全?

    这些疑问且都按下不提,先来检视没问题的头八回。

    前面说过,甲戌本外各本第一回总批是初名quot;石头记quot;的时期写的,与第二回总批格式一样,同属早本。第二回总批有:

    通灵宝玉于士隐梦中一出,今于子兴口中一出,阅者已洞然矣,然后于黛玉宝钗二人目中极精极细一描,则是文章锁合处……究竟此玉原应出自钗黛目中,方有照应。……

    第八回借宝钗目中,初次描写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楼梦魇简介 >红楼梦魇目录 > 二详红楼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