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
乐趣不是人人可以获得,也不是随时随地可以招来即是的。学问家的读
书,抱着‘开卷有益’的野心,估量着书中每一个字的价值而定取舍,
这是在购物,而不是读书。版本家的藏书,斤斤较量善版本的格式,藏
家印章的有无,他是在收古董,并不是在藏书。至于暴发户和大腹贾,
为了装点门面,在旦夕之间便坐拥百城,那更是书的敌人了。”这说得
很有意思,不过,他所说的“购物”式的“不是读书”的读书,也还是
不可避免的,他自己就在《今年的读书愿望》中说过,时时要看一些本
来不想看的书,而被占去了许多时间,不言而喻,其中肯定不少是为了
临时“购物”而翻阅的书本,他虽引以为苦,但翻阅而有所得,也还是
一定要感到不亦快哉的,这恐怕是不少做学问,写文章的人都有过的感
受吧。
作者在谈到他的书斋生活时说,书斋是有生命的。“书斋的生命是
依赖书的本身来维持的。一间不是经常有新书来滋养的书斋,那是藏书
楼,是书库,是没有生命的……我的书斋的生命,就经常用新书来维持。
这是书斋的生命,也就是我写作的生命了。”“就这样,我就经常在买
书,也经常在读书,使我的书斋维持着它的生命,也使得我的写作生活
获得新的滋养”,也使得他的读书随笔维持新的增长。他强调要防止书
斋空气的沉淀,要保持书斋空气的清新。相信他是完全做到了,这从他
的读书随笔也可以感受得到,他的文章,总是清新。
他希望在这有生命的书斋中,有一天能够写得出“较充实的富有新
生命的作品”,照我的理解,可能是指比随笔为大的著作,这就有志未
成,不免令人遗憾了。
在《文艺随笔》的后记中作者说,由于写作时间前后相隔十几年,
不免有重复或歧异的地方。现在集中在一起的这些文章,前后更是相隔
几十年了,这样的情况就更是难免,尽管已经在注意避免。
作家和爱书家,这本书就是一位作家爱书几十年而写下的随笔。充
满的不仅是对书的爱,对文艺的爱,对生活的爱,更有对家国的爱。
爱书而爱读书,“读书之乐乐何如?”记得有这样一首诗,而且还
谱成为歌。我们的作者一生是因此乐在其中了。读他的遗文,我们是可
以享受到一次又一次直接和间接的读书之乐的,直接的是他这些引人入
胜的随笔文章,间接的是他告诉我们的那些古今中外可读之书。
丝韦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