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一种精神科学? -2
现象而本身存在的原子。

    让-弗朗索瓦——这里还是我们在西方哲学的整个历史中遇到的一种提问法。有时现象存在并且就是实在性,这是人们所称的经验论的或现实主义的派别。有时现象是个彻底的幻象,这是人们所称的绝对唯心主义,例如十八世纪的贝克莱①的哲学。有时现象是一团混乱的相互连结的事物,但在这众多事物中因果关系又是彻底虚幻的,这是休谟的哲学。有时现象本身不是个实在性,它是一种综合,是我们所不认识的、在现象背后的本身的实在性与人类精神的建造活动——这是由实在性本身所提供的原始物质与人类精神的创造能力两者的中间结果——的一种相会。换一种说法,它一半由外部世界所提供,一半由人类精神所建造,是同时真实的。这是康德在中的理论的粗略概括。所以说,外形(figure)的所有情况在西方哲学中都被考虑过了。就我的意见而言,我不相信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如果在佛教中不存在现象,那么,存在什么?

    ①生于一六八五年,卒于一七五三年,英国神学家、哲学家。加入教会后,在都柏林讲授希腊语、希伯来语和神学。著有《视觉论辩释》、《人类认识原理》等。否定一切外在于思想的实在性,其中心论题“存在即是被感知或感知”习惯上被视为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或经验论和唯名论唯心主义)的基础。

    马蒂厄——佛教取一条中间的道路。它不否定现象在感觉所认识的相对世界里的实在性,而是否定在这些现象背后存在一些持久实体这件事。正是因为这一态度,人们说这是一条“中间道路”,它既不坠入虚无主义,也不坠入“永恒主义”。对虚无主义而言,在我们的感知之外不存在任何事物,一切都是无;而“永恒主义”也许就是你说的现实主义,对于现实主义而言,存在一种惟一的、独立于一切感知的实在性,它也许是由一些自我存在的实体组合而成。佛教驳斥的那种牢固实体,比方说,不可分的物质微粒、意识的不可分的瞬间。我们又遇到了一些现代物理学家的表达方式,这些人放弃了将粒子理解为微小炮弹或无限小的质量的想法。人们所说的质量或物质,确切地说,是能量的一种凝聚。例如中微子(neutrinos)就是一些无质量无负荷、既非电亦非磁的“微粒”,并且就在此刻,数十亿的中微子正从一侧到另一侧穿过我们的身体和大地,毫不减缓它们的跑动。通过一个并不自称是一种科学理论,但又理智地考察原子——即从词源上说的“不可分的微粒”——存在的可能性本身的理智步骤,佛教使我们获得了对牢固世界的非实在性的概念。

    让-弗朗索瓦——根据佛教,是不是存在着实在性的两个层面:现象的层面和背后的真实基质,即使这基质不是由物质原子组合成,而且归根到底也就是能?

    马蒂厄——佛教谈论现象的“空”时,它说现象“显现”,但它们丝毫也不反映出固定实体的存在。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比方说,一个电子既能被看成是一个微粒,又能被看成是一种波(onde),这两种概念根据常识是完全不相容的。由电子引起的某些干扰现象,只能靠设想一粒电子在同一瞬间穿过了两个不同的孔来进行解释。根据佛教,原子不能被理解为在一种惟一的确定形式下存在的固定实体;因而,被认为是由这些微粒组合成的具有粗浅表现的世界,又怎么能有一种固定的实在性呢?所有这一切有助于摧毁我们对于表象的牢固性的概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佛教肯定现象的最终本质是空,而这个空本身即带有一种无限的表现潜能。

    让-弗朗索瓦——对物质的本质和非牢固性的这些预兆假设是由……

    马蒂厄——……由佛陀表达出的,后来被两位最伟大的佛教哲学家龙树(约基督纪元二世纪)和月称(八世纪)辑录并在许多论文中讲解。对于原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和尚与哲学家简介 >和尚与哲学家目录 > 一种精神科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