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部分 一、十年风雨情
上泛起一阵喜悦。他拉住夏公的手,不等夏公开口就清楚地说:“两次,1958年,我就说过‘留取丹心照汗青’。1968年,你进去了。我没有更多要说,还是这两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段完整的话是冠华留在人间的最后遗言。我知道在他弥留之际的半夜对我想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他说的“两次”,一次是1958年他在外交部被错误批判为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受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另一次是1976年的冤屈,他终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然而,不论这两次的斗争给了他多少磨难,他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却一片丹心,始终不渝!岁月的流逝不会使冠华的一片丹心黯然失色,反而会越来越光照人间……!

    冠华逝世的当天下午,他的老友胡乔木同志从外地发来了唁电。我当时读着电文,禁不住泪如雨下。那些年当冠华处于逆境时,他从未去找过身居高位的老友。但他们毕竟是半个多世纪的战友,同喝家乡水,同出清华园,同用“乔木”名,乔木同志是深知冠华的。他当时的唁电全文是这样的:

    炳南同志并转含之同志:

    惊悉冠华同志于今日逝世,不胜痛悼。冠华同志投身革命近半个世纪,对党和国家的贡献不可磨灭。晚年遭遇坎坷,方庆重新工作,得以博学英才,再为人民服务,不幸被病魔夺去生命。这固然是党的一大损失,也使我个人失一良友。惜因在外地,未能作最后的诀别,实深憾恨。谨希含之同志和全体家属节哀。

    胡乔木

    九月二十二日十五时

    后来的丧事一言难尽!尽管半年前,习仲勋、陈丕显同志已当面代表中央与冠华谈过话,讲清了一切,某些有关部门及某些人却仍在悼词评价、登报是否发表照片以及骨灰安放位置等等方面一再想要制造困难,压低规格。当时,对外友协的领导还是力争按原则办,但却僵持不下。我对这场争议感觉麻木。冠华的逝世已使我痛不欲生。对于这身后的一切,我已看得很淡。我也不懂为什么活着的人对一位已作古的逝者还要如此纠缠。最后友协领导征求我的意见,我只是说“冠华一生,无需他人在他身后评说。历史和人民是最好的见证。我不想在我痛失冠华之后去争论悼词的每一个字,或报纸要不要登照片。冠华已超脱这一切。他也不会要我去为此斤斤计较,吵闹不休。但我自然也不会同意在他不能为自己说话时任人摆布地去贬低他。既然有争议,那么我建议,一、取消官方的遗体告别仪式,改为家属自办的遗体告别,老乔生前的朋友可自愿参加;二、不必去搞悼词和评价这类书面东西因而正式公告也就暂不登报;三、骨灰不存八宝山,由我自己保存。”有些好心的朋友劝我,别的还可以按我说的办,只是报纸还是要登的,因为那是“政治待遇”,登了对我今后有利。我说:“当初与冠华结婚时,面对那么多流言蜚语,我们两人就说过如果能当平民百姓,多么自由!如今冠华已去,我今后是一介平民,不需要‘高干遗孀’的头衔,更不想凭借冠华逝世登报纸这点余辉度我余生。今后的路由我自己来走,我会活得无愧于冠华的。”经过一番周折,我的意见胜利了。因此冠华的逝世只在9月22日当天由新华社发布了一个四十字的通告,当日对外广播,23日见报,以后的正式新闻稿由于意见不一和我的坚持没有刊登。开始一段时间,许多人的确不理解为什么冠华逝世之后只有这四十字的客观报道,没有生平介绍,没有评价。我不得不向问及者解释。如今,时间匆匆过去,在历史的长河里,多少人默默无闻地告别人世,却永远留芳人间,为人们所追颂。又有多少人曾办过轰轰烈烈的后事,却早已为人们所忘却,甚至唾弃。谁又会记得那篇悼词中的褒或贬,只有一个人一生的奉献最经得住历史的考验。我对当时的决定始终无悔。冠华自己留下的文天祥名句:“人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简介 >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目录 > 第三部分 一、十年风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