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8
服二钱,米汤送下。

    4、肠风便血。用箬叶烧存性,每次服三匙,空心服,糯米汤送下。药中加少许麝香亦可。

    5、小便不通。用干箬叶一两,烧灰,加滑石半两,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6、妇女吹乳。用端阳节包粽子的箬叶烧灰,每服二钱,酒送下。累效。

    附方

    芦

    释名亦名苇、葭。花名蓬 ,笋名 (音拳)。

    初生的苇叫葭,未开花时叫芦,长成后叫苇。

    气味(根)甘、寒、无毒。(笋)小苦、冷、无毒。(茎、叶)甘、寒、无毒。(蓬 )甘、寒、无毒。

    主治1、骨蒸肺痿(肺结核)。用芦根、麦门冬、地骨皮、生姜各十两,梧皮、茯苓各五两,加水二斗,煮成八升,去渣。分五次服。得汗即愈。

    2、心膈气滞,烦闷不下食。用芦根五两,锉小,加水三大碗,煮取二碗,去渣,温服。

    3、反胃上气。用芦根、茅根各二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次服。

    4、霍乱烦闷。用芦根三钱、麦门冬一钱,水煎服。又方:芦叶一把,水煎服。

    5、吐血不止。用芦苇茎外皮烧灰(存性),研细,加蚌粉少许,拌匀。每服一、二钱,麦门冬汤送下。三服见产。

    6、肺壅咳嗽,微热。用芦苇茎(切小)二升,加水二斗,煮成五升,再加桃仁五十枚,薏苡仁、瓜瓣各半升,煮成二升服下,吐出脓血即愈。此方名“苇茎汤”。

    7、背疮溃烂。用陈芦叶为末,先以葱椒汤洗净患处,然后把药末敷上。

    8、中鱼、蟹毒。用芦根煮汁服。

    9、诸般血病。用芦花、红花、槐花、白鸡冠花、茅花等分,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附方

    甘蕉

    释名亦名芭蕉、夭苴、芭苴。

    气味甘、大寒、无毒。

    主治1、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2、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

    3、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热含漱。

    4、消渴,骨节烦热。用芭蕉根捣汁,随时饮一、二合。

    5、血淋涩痛。用芭蕉根、旱莲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两次。

    6、肿毒初发。用芭蕉叶烧存性,研末,和生姜汁涂搽。

    7、心痹痛。用芭蕉花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附方

    蓑荷

    释名亦名覆菹、 草、 苴、 苴、嘉草。

    气味(根)辛、温、有小毒。(叶)苦、甘、寒、无毒。

    主治1、喉舌疮烂。用 荷根泡酒半日,取汁含漱。

    2、吐血、痔血。用 荷根一把,捣汁三升内服。

    3、月经不调。用 荷根,切细,加水煎取二升,再加一点酒,空心服。

    4、受寒声哑。用 荷根二两,捣烂取汁,加酒一碗,和匀,细细饮服。

    5、伤寒时症(温病初起,头痛,发热,脉盛)。用 荷根、叶一起捣烂,榨汁服三至四升。

    6、杂物入目。用白 荷根取心捣出汁,取汁滴入目中,杂物自出。

    附方

    麻黄

    释名亦名龙沙、卑相、卑盐。

    气味(茎)苦、温、无毒。(根节)甘、平、无毒。

    主治1、流行热病(初起阶段)。用麻黄一两,水煎至半干,去渣留汁,加米及豉,煮成粥。先以热水洗澡,然后食粥,汗出即愈。

    2、伤寒黄疸。用麻黄一把,去节,棉裹,加酒五升,煮至半升,一次服完,微汗见效。此方名“麻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本草纲目简介 >本草纲目目录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