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三章 刘邦西进
国守将有前例可循,每个人都争相开门迎接您,西征之路不是畅通无阻了吗?”

    刘邦最喜欢这种不必太辛苦、却可能更有效的策略,因此非常同意陈恢的看法。

    他晋封南阳太守(齿奇)为殷侯,让他可以成为楚国阵营的大将,不但保守了生命、地位和权势,并且继续留守宛城,不用调动职位。使者陈恢也以促合有功,赏封千户之邑。

    这样好的条件,自然让一路上的秦国守将均无心再和刘邦敌对当大军到达丹水时,秦国的高武侯鳃、襄侯王陵也主动投降,王陵日后更成为刘邦阵营的嫡系大将领之一紧接着,胡阳城、析城、郦城均不战而降,刘邦也下令部属不得掠劫秦国城池,因此西征军团非常得到秦国军民的欢迎。

    “这么容易便可以攻陷关中吗?”

    连刘邦都对自己的运气之好,及策略运用的高效率有点不敢相信。

    其实,秦军的迅速崩溃,除了招降策略运用之正确外,最主要是因为咸阳城的秦王室内部已产生了剧变。

    【陈文德说评】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兴,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真正好的将帅,是不用去表现其武勇的,真正善于作战者,必冷静去分析其客观情境,不轻易激动感情。善于克敌制胜的将领,不随便去与人争胜,善于驱使他人的,是懂得谦卑居人之下的人。所以懂得“不争之德”,懂得“用人之力”,才能体察大自然的道理,也是自古以来最基本的道理。

    在老子中,很少提到战争,老子思想中基本上是反战的、无战的,所以这一章所谈的题材,在中是很难得一见的。

    但这一章所谈的战争,还是反战和无战的,将帅不用表现其武勇,也不用表现其智慧,他只要很自然地作一位领袖即可。

    一位领袖最重要的特质是让人来跟随,要有部属,才有领袖,没有人跟随,就算是个皇帝,也只是众叛亲离的独夫而已,不再是位真正有实力的领袖。

    因此,善战者是不战不愠,《孙子兵法》中便有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因愠而致战。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兵之善战者。

    仁者无敌,在于他之不与人争;剑圣无刀,在于他之不用刀;有洞察力的人,知道哪些地方是不用去争的,如何才能集中努力于必要目标上,不用耗费太多的力量这便是这次西征作战中,张良对刘邦所作的最重要贡献。

    善为人下者,不一定都要真正去为别人的下属。上文的善用人者早已界定能够为人下者才是领袖,是最懂得指挥别人的人。也就是说领袖不在于强迫别人去执行其意志,而是让别人为了自己而努力,却又能协助完成领袖想要他去做的工作。

    领导者通常都很能干,所以部属都很无能,反而累死了自己,并不能发挥群策群力之功能。

    如果领导者能适切表现出他的“无能,或许能够让部属去发挥他们的能力,反而更能达成领导者的功能。”

    从这个观点来看刘邦身为元帅的“处女秀”——西征关中里的表现,的确有很多老子笔下“军事领袖”的影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刘邦大传简介 >刘邦大传目录 > 第三章 刘邦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