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他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他是自己精神生活的主人;而我们面对的quot;现代化quot;的事实却是,quot;人quot;越来越成为quot;物quot;和quot;规范quot;的奴隶。罗素说,quot;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本源quot;;而在我们的现实中,quot;金钱quot;成为惟一强大的价值标准,quot;多数人quot;的选择成为一种暴政,它冲垮一切对于quot;不同quot;、quot;自我quot;的坚守,使每个人都汇入一片盲目的大合唱--在quot;解放quot;的旗帜下,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更为隐蔽的专制。
我们需要抵抗这种现实,我们需要重新建立个人主体精神生活的尊严--其实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在使自己quot;不是东西quot;。蔡元培校长确立的quot;思想自由、兼容并包quot;的宗旨成为北大的立校之本,而这何尝不是理想的社会生活的指标?我们选择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一十周年校庆之际quot;寻找北大quot;,我们寻找的不仅是一种教育精神,也是一种社会运行精神,一种个人生活态度。quot;寻找北大quot;,其实是寻找一个美丽的梦境,梦中有刘文典先生在月光下向学生讲《月赋》的场景,有法律系某生quot;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喝二锅头、啃猪蹄,醉乎梁启超先生墓前,咏而归quot;的理想,有曾昭抡教授quot;生活里边有个东西,比其他东西都重要quot;的对信念的坚持。这是自由舒展的生命形态,而不是龚自珍笔下横遭删削的病梅。
北大并非某所具体的大学,而是一个造梦之地,无论具体地点是在沙滩红楼还是未名湖畔,它独立、自由、担当的精神气质是那些最深层的理想主义者相互辨识的标记。近年来关于北大的批评性报道不断见于报端、网络:进北大校门查证事件,quot;未名湖大酒店quot;事件,拆除三角地布告栏事件……这些具体事件往往被提升到抽象的层面予以批评,可见北大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实际意义,它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验证某种关于quot;好quot;的标准。这些批评体现了在一个剧变的时代里,人们本能地对某种quot;丧失quot;的警惕,而发出最严厉批评的,往往是北大人自身。quot;寻找北大quot;不是沉浸于quot;意淫quot;的氛围中,而是一个严厉的提醒,一次对无孔不入、一统天下的quot;现代化quot;逻辑的反省和抗争。在看似平民化的现实中,可能隐藏着更紧密的绳索;在貌似奔向解放的途中,可能潜伏着更深的牢笼。因而,quot;寻找北大quot;便不能不成为一种必要,以应对这场看似无形却异常残酷的战争。
本书讲述了一些故事,提示了一种已经消逝和正在消逝的大学精神。本书的写作者,年龄大者已逾七十,年龄小者二十出头,他们的大学岁月分布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每一个十年里,他们关于北大的记忆跨度与共和国的历史长度相当。在他们或激动、或遒劲、或昂扬、或低徊的叙述中,我们总能辨认出一点相似的向往:生命的枝条自由朝向无垠的蓝天。
钱理群老师(我们更愿意称呼他为quot;老钱quot;)慨然允诺出任本书主编,这是我们尤其感动的--他是一个一直坚定着我们对北大的信心的不妥协的长者。当然,本书存在的一切不足,毫无疑问应由我们具体操办者负责。
第3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所北大
精彩书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所北大
书评人:舒白
年来校友同学相聚,谈起母校北大,每每有这样的叹息:北大越来越不像以前的北大了。三角地的拆除,26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