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5节
昌平园下车,领被褥蚊帐,分配宿舍。昌平园叫做昌平园,是因为和北大有关的地方都有叫quot;园quot;的传统。比如说静园、勺园、中关园等等。而昌平园是一个真正的园,菜园。
这里除了大学生以外,没有什么像大学的地方。设施还不如我上过的中学呢。
和我同宿舍的,一个是东北人,一个是广西人,另一个是河南人。大家都对这个地方缺乏激情。我们一起在园子里唯一的饭馆吃了一顿饭,吃完了回去睡觉,大家都有被诓到这里的感觉。
住了一两天以后,我们又被大轿子车拉回了北大本校,参观博物馆和校史馆。
在参观的路上,当时的班主任女老师很同情地说:quot;从昌平园回来的学生,刚开始都显得木木的。quot;
也就是说,她都承认昌平园有多么乏味,而燕园本校有多么丰富多彩。
后来,这个班主任女老师离开了北大,出国去了。再后来,我接触了很多在北美呆长了的中国人,总体感觉这些人都是木木的。所以一想起美国,我就想起了昌平园,想起了玉米地和农民家的狗。所以我本科毕业之后,决定不出国了。
在昌平园呆了三天,我迎来了一个转机,也就是北京大学的文科试验班开始招生。这个班,也叫做文史哲综合班,一个学生,要学文史哲三个学科的基础课。在报纸上,它还被称为quot;大师班quot;,或quot;国学大师班quot;。也就是说,这个班号称是培养大师的,而且还是国学大师。
当时我对国学大师的印象,就是参观本校时,路过一处破败的小园子。有人说:quot;这里住的都是国学大师。quot;另一个人说:quot;哇,国宝。quot;另一个人说:quot;哇,熊猫。quot;另一个人说:quot;哇,搞学术的熊猫。quot;
而我们毕竟还是年轻人,即使成为熊猫,也不是暮气沉沉的熊猫吧。大抵是1990年亚运会吉祥物盼盼--举着金牌兴高采烈地跑步--的那种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