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四、茶具
区,茶具是成套的,如:贮茶、煮茶、沏茶、饮茶成套;盏、盖、托成套;铜、瓷、锡等器具成套合用等。譬如四川成都的“盖碗茶”,用的是铜茶壶、瓷盖碗、锡制杯托,用这一系列茶具泡成的茶,色、香、味、形俱臻上乘,果然“正宗川味”。

    唐代,从《茶经》可以看出,民间仍以陶瓷茶碗为主,瓷器比陶器色泽洁白,质地更细腻,这有利于观赏茶汤美好的色泽。由于唐代斗富之风盛行,贵族家中开始出现金、银、铜、锡等金属茶具,这类茶具很名贵,但因为昂贵、笨重,而不能在社会上普及。宋代茶具多用瓷茶盏,口敞底小,有黑釉、酱釉、青白釉等品种,以黑色为主,“斗茶”用的茶具多为黑釉盏。元代青白釉茶具较多,黑釉盏已逐步被青白釉茶盏代替。明代盛行用茶盏,中期以后又出现了用瓷壶和紫砂壶的风尚。到了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而起。近代,又有了玻璃茶具和搪瓷茶具,使我国茶具更加901丰富多彩,仪态万千。现代茶具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比过去先进,而且在品种、花色、造型艺术上也比过去精巧美观。

    我国目前的茶具,仍以“景瓷”和“宜陶”最为流行和名贵,普遍受到茶叶消费者的欢迎。

    (胡坪)

    2.有白玉之称的瓷茶具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白玉”之称。其中以江西景德镇出产的最为着名。北宋时,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茶具,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明代时,在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造型精巧,胎质细腻,彩色鲜丽,画意生动。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浮梁即今景德镇,是个古老茶区。景德镇在唐代就能生产质量很高的茶具。南宋时,景德镇湖田窑成功地制成了褐黄、天蓝、微青细条纹的所谓兔毫盏。今天,市面上流行景德镇的青花茶具,有一种“青花双龙茶具”,其茶壶、茶杯、茶盘上均绘有一对凌空飞舞、气势雄伟的青龙,口沿周围的青翠艳丽的带状边饰也十分精巧,令人赏心悦目。白釉青花,清新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景瓷茶具大都配有精巧的装饰,如外壁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等精美绘图,或几行颇蓄哲理的劲遒的书法,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用这等茶具冲泡名茶,在品饮茶叶的同时,观赏茶具,将别有一番情趣。

    除景瓷外,也不乏其他名瓷,唐陆羽《茶经》提到:“碗,011中国茶经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有人认为邢州和越州出产的瓷碗同样是上等质量,其实并非如此。如果说邢瓷质地像银,越瓷就像玉,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一点;如果说邢瓷像雪,越瓷就像冰,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点;邢瓷白易使汤现红色,越瓷青易使汤现绿色,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点。晋杜育《荈赋》指出:“器泽陶简,出自东隅”,这里指的就是越州制的碗,上口不卷边,碗底呈弧形而浅,容积不到半升。越州瓷、岳州瓷都色青,使茶汤呈青绿色。邢州瓷白色,使茶汤色红;泰州瓷黄色,使茶汤色紫;洪州瓷褐色,使茶汤色黑。不同瓷器,对于茶的汤色都有不同的影响。龙泉青瓷茶具以它造型古朴幽雅,瓷质细腻、釉厚,色泽柔和而蜚声中外。不少古代诗人都有诗句称赞,如:唐朝诗人陆龟蒙曾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美丽诗句,描绘越窑瓷器的瑰丽色彩。孟郊诗云:“蒙山玉花尽,越瓯荷叶空。”顾况《茶赋》云:“舒铁如金之鼎,越泥如玉之瓯”。

    韩偓诗云:“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徐夤在《贡余秘色茶盏》一诗中称:“巧剜明月梁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喷。”都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茶经-下简介 >中国茶经-下目录 > 四、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