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而是指一种坚实、持久、排斥对立的综合体的。由此引起的战争乃是根本的:是使强化孤立的隔绝手段……
<203>
这些渺小的群畜道德根本不会导致“永恒的生命”,可它们就这样登上了舞台,某某具有美德,这也许是很聪明的作法,但是对这场戏的观众来说,无论如何这仍旧是所有演出最可笑的一幕。假如这场戏演得就像完美的可爱的小绵羊般的温顺,那么人们无论是上天,还是入地,都不会得到特权;因此,人们充其量不过是一只小巧可爱长着角的傻绵羊而已——前提条件就是,人们不要虚荣心十足,摆出执法者的派头大出洋相。
这里,渺小的道德,由于花花绿绿的装点显出光怪陆离的样子——活像是神性特质的反照!
原则上说,每种美德的自然意图和功利性都是缄默的;它们只有相对神性的戒条、神性的榜样、彼岸和宗教财富。这才是有价值的。(五光十色;真好像事关“拯救灵魂”的大事似的。不过,这只是以尽可能多的美妙情感来“保持”康宁的手段。)
〈182〉
犹太教的传教士们都懂得把自己要求的一切都说成是神性的章程,当作针对上帝戒条的后果效应……同理,服务于保存以色列和以色列的生存可能的东西(譬如,一系列“仪式”;割礼、牺牲崇拜——此乃民族意识的中心)不是引荐来作为自然,而是成了“上帝”。——这个过程继续着;在“仪式”的必然性未被感觉到的犹太教内部(即作为针对外界的离群索居),可以设想一种教士般的人来,他们对贵族的态度很像“高贵天性”;灵魂具有无偏见和几乎是自发的传教士特性,因为灵魂为了尖锐地突出自己的对立面,便不注意“仪式”,而注重“信念”了……
根本说来,这里的问题又加了一种特定的灵魂类别:似乎一个教士的民族发生了民族起义似的——来自下层(罪犯、税吏、女人、病夫)的传道运动。拿撒勒的耶稣就是他们认识自己的标志。为了能够信仰自身,他们再次需要神学基督变容说。为了给自己创立信仰,他们同样离不开诸如“上帝之子”这样的虚构……同教士们歪曲以色列的全部历史酷似,在这里,有人再欢试图篡改人类的全部历史,以便能使基督教成为以色列的根本大事。这一运动只有在犹太教的土壤里才有可能产生。因为,犹太教的主要作为就在于同罪恶和不幸纠缠不休,并把一切罪过都归结为对上帝的犯罪。那时,第二大势力便是基督教。
〈215〉
基督教乃是群畜道德的非自然化过程,因为受到绝对的误解和自我迷惑的影响。民主化乃是这种自我迷惑的自然形态,虚伪的东西要少一点。
事实:被压迫者、低贱之人,芸芸众生的奴隶和半奴隶在觊觎权力。
第一阶段:
他们自己解脱自身——他们发动自身,首先是虚构,他们彼此相认,他们要使自己成功。
第二阶段:
他们进入斗争,他们想要得到承认,要平等权,要“正义”。
第三阶段:
他们要求特权(——他们把权力的代表拉到自己一边)。
第四阶段:
他们想要独揽大权,他们享有大权……
在基督教中要区分以下三大要素:
a)各种形式的被压迫者;
b)各种形式的平庸者;
c)各种形式的败类和病夫。
基督教同第一要素一起为反对政治权贵及其理想而战;同第二要素一起反对各种形式的出类拔萃者和特权者(精神的、感性的);同第三要素一起反对健康、幸福之人的自然本能。
假如基督教取胜,那么第二要素就会出现在前台;因为那时基督教就会说服健康者和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