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中国名茶 一、绿 茶-2
    6.太平猴魁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原为太平县新明乡的猴坑、猴岗及颜村三村。因猴茶品质超群,故名。猴坑地处黄山,林木参天,云雾弥漫,空气湿润,相对湿度超过80%。茶园土壤肥沃,腐殖质丰富,酸碱度适宜,PH值在4.5~6.5。培育出柿大茶树优良品种,芽嫩、叶肥、多毫,为形成猴魁独特外形与优异品质的主要因素。

    采摘与制作工艺:一般在谷雨前开园,立夏前停采。采摘时间较短,每年只有15~20天时间。分批采摘开面为一芽三、四叶,并严格做到“四拣”:一拣坐北朝南阴山云雾笼罩的茶山上茶叶;二拣生长旺盛的茶棵采摘;三拣粗壮、挺直的嫩枝采摘;四拣肥大多毫的茶叶。将所采的一芽三、四叶,从第二叶茎部折断,一芽二叶第二叶开面俗称“尖头”,为制猴魁的上好原料。采摘天气一般选择在晴天或阴天午前雾退之前,午后拣尖。经杀青、揉捻、烘烤等工序,当天制成。

    太平猴魁的优异茶质:其成品茶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白毫,茂盛而不显,含而不露,色泽苍绿,叶主脉呈猪肝色,宛如橄榄;入杯冲泡,芽叶徐徐展开,舒放成朵,两叶抱一芽,或悬或沉;茶场清绿,香气高爽,蕴有诱人的兰香,味醇爽口。其品质按传统分法:猴魁为上品,魁尖次之,再次为贡尖、天尖、地尖、人尖、和尖、元尖、弯尖等传统尖茶。现分为三个品级:上品为猴魁,次为魁尖,再次为尖茶。

    太平猴魁,始创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一等金质奖章及奖状。1982年在长沙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中,被评为全国名茶之一。1986年在福建再次被评为全国名茶。1990年在河南省信阳市第三次被评为全国名茶。主要销于国内大中城市,少量出口。

    7.无锡毫茶无锡毫茶,主产于江苏省无锡市郊区。其原料为无性系良种大毫,且又因其成品白毫披复而得名。大毫茶树于1966年自福建引入,属半乔木、大叶型、早芽种,在太湖之滨的无锡郊区适应性强。表现为萌芽力强,发芽整齐,芽梢茸毛特多,芽头肥壮重实,兼有产量高与抗逆性强之特点。制作毫茶原料,以一芽一叶初展、半展为主体,经杀青、揉捻、搓毛、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茶条索卷曲,肥壮绿翠,白毫披复,香高味浓,汤绿明亮,叶底肥嫩。

    无锡毫茶,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历次参加名茶和优质食品评比中,多次获奖:该茶于1984年获江苏省优质食品奖;1985、1986、1990年分别被农业部和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和部优质农产品;1988年在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银奖;1991年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被授予“中国文化名茶”称号;1992年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优良产品奖。

    8.屯绿屯绿,有珍眉、凤眉、特贡、熙贡等品名。因历史上集中在屯溪加工输出,故名。是我国外贸出口绿茶中的极品名茶之一。主要产于安徽省休宁、歙县、祁门、旌德、绩溪、屯溪、宁国、广德等地。茶树大部分种植于黄山之麓、新安江畔,年均气温15℃左右,年降水量1400毫米以上;土壤肥沃深厚,酸碱度适宜,PH值一般为4~6,极适于茗州、骑马州、杨树林、黄山大叶等良种茶树品种的生长。

    采制工艺与茶质:以采集茗州,黄山大叶等茶树芽叶为原料加工制作屯绿,分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等三道工序制成毛茶,再经反复抖、切、圆、扇、炒等工序制成特珍、珍眉、凤眉、特贡、雨茶等花色。从50年代以后屯绿简化了等级繁琐的名目,统一了规格,通过精制分为珍眉、贡熙和雨茶等。屯绿成品条索紧结、匀整壮实,色泽绿润,香气清高持久,蕴藏花香或含熟板栗香;冲泡后茶叶徐徐展开,叶底嫩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简介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目录 > 第一章 中国名茶 一、绿 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