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茶圣陆羽上-4
一不充满着凄凉、孤寂、哀惋、怀旧、怅惘之情。当然,从这首诗的“昔人已逐东流水”之句看,虽有凭吊孝女曹娥之意,但此诗显然是借怀古凭吊之名寄托难言之情。

    李季兰之死,也许是陆羽离开江南吴兴越州之地去江西上饶隐居的重要原因。季兰死后,陆羽于德宗贞元初785毅然离开了他曾寓居二十余年——也是他成名之地的湖州和有多少美好回忆、别具一种山水风情的古越繁荣之地,来到了人地生疏的信州上饶,隐居城北茶山,去寻求人生的自我慰藉。

    〔笺注〕①剡中:即剡溪,在今浙江省嵊县南,为曹娥江上游。

    ②天女:即指李季兰。

    ③染衣:本谓紫色僧衣;此另有隐喻。

    ④禅心:佛家语,指修禅时寂静入定之心。

    ⑤旧华:同“旧花”。

    ⑥谑浪:为戏谑不敬之言。《诗·邶风·终风》:“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⑦架却:犹言架毕。“不架却”三字,在《全唐诗》李季兰卷作“未架却”,似较胜。

    ⑧湖上:似指鉴湖之上。鉴湖亦名镜湖、长湖、庆湖、大湖。在唐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市城南,蓄水于东汉永和年间,湖上堤桥随设,渔舟时见,远山四周,水清如镜,为江南典型的水乡胜境。当年李季兰在剡中的清修之所,当在曹娥江上游临近鉴湖之地。

    ⑨鱼玄机约844—约871:女道士,唐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

    工诗,常同温庭筠等以诗相赠酬。

    ⑩朱泚742—784:唐幽州昌平今属北京市人。唐代宗大历间为卢龙节度使,封怀宁郡王。后晋京拜谒皇帝,赏赐崇信有加。旋封凤阳王、拜太尉。朱泚与其弟谋反机谋虽为宫廷查获,终因德宗养奸为患。建中四年783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兵众作乱犯京师,德宗出走奉天今陕西乾县时,朱泚于长安潜即皇帝位,国号大秦,改元年号应天。杀唐宗室七十七人。次年784又更国号为汉,改元天皇。自号汉元天皇。经官军同叛军多次相战之后,被李晟击败,朱泚逃出长安,潜回原封地宁州今甘肃省宁县时,于兴元元年784五月,为其心腹设计所杀。

    hI昔人:寓指曹娥,汉代孝女。东汉顺帝汉安二年143五月五日,上虞今属浙江人曹旴失足堕江溺死。其女曹娥,年方十四,寻父尸,七日不得,投河殉父,时封其为孝女。

    二十七、陆羽为何两次拜官未就这应首先从朝廷为什么要诏拜陆羽进长安做官说起,陆羽来到江南,尤其是在湖州期间,以其诚信的人品,对儒学、佛学、诗赋韵律学的精深造诣,特别是丰富的茶学实践知识和高超的烹茶技艺,在高僧雅士、朝廷命官和社会各界都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受到了人们的尊重。

    陆羽从“三十而立”走向“不惑之年”,正是他人生旅程进入光辉鼎盛之期。由于他的划时代的科学着作——《茶经》的问世,在唐大历年间,他已经是闻名遐迩的茶道大师和文坛名人了。因此,朝廷两次诏拜陆羽进京做官。

    约在唐代宗大历末,或德宗建宗初,朝廷曾先后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和“太常寺太祝”未就,那么,陆羽为什么两次婉辞圣命,不到长安做官呢?是否仅仅因其一生志在山川茶泉,愿终生当隐士呢?这也不尽然。陆羽不受诏命,是有其自身的条件和复杂的历史原因的。

    1.一个人要在人才辈出的大唐帝国中央机关里做官,获得地位,受到器重,往往同其出身门第、家资学历以及同朝廷的人际关系等等是密切相关的。当时陆羽虽在茶学上取得了显着成就,在文坛上也赢得了一定的名望,但他要进京做官,充任“太子文学”,自然就会心存戒虑了。首先,他没有“名牌”学历,因其从未应试,自然也就没有“进士及第”的荣衔了;其次,自身相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简介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目录 > 第三章 茶圣陆羽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