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茶圣陆羽下-2
徘徊。”此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初至唐代宗大历初年。诗中“墙东隐者在”之句,是隐喻茶圣陆羽此时亦在湖州。

    皎然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探求品茗意境的诗有:《顾渚行寄裴方舟》、《饮茶歌送郑容》、《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等咏茶名篇。《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是皎然茶诗中的代表作品: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候啜茶意不己,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的这些咏茗佳作,多是陆羽来到吴兴同他结成“缁素忘年之交”后,以湖州为中心,在江浙地区全力推进中国茶学、茶艺、茶文化时期的作品。

    皎然和陆羽虽然于唐德宗贞元末相继辞世了,但他们所倡导和推行的茶艺、茶文化、茶文学,在其后至唐末的一百年间,仍然有一个持续发展的繁荣时期。由于陆羽《茶经》的传世,使“天下益知饮茶矣”。在唐代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上层士大夫、文人雅士中间,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饮茶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茶叶科学技术和茶叶生产的发展。伴之而来的,在唐代中后期的诗坛上,出现了一个以饮茶、品泉为题材的茶文学创作高潮。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活动和茶文学创作,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是,一批唐代着名诗人、文学家,不仅以热衷参与茶学研究和品茗活动为时尚,而且还积极投入了茶诗、茶赋的创作行列。其中有白居易、元稹、柳宗元、刘禹锡、杜牧、卢仝、韦应物、皮日休、陆龟蒙、李郢、李群玉等唐代中晚期着名诗人、文学家;以晚唐着名诗僧齐己为代表的许多高僧隐逸,也都为唐代中晚期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咏茶诗篇。

    大诗人白居易,在唐代除皎然之外,是写茶诗最多的诗人。曾作有:《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琴茶》等若干篇词意清新优美的茶诗。皮日休、陆龟蒙两位齐名诗人,潜心研究陆羽《茶经》,精通茶道,他们各自写了《茶坞》、《茶人》、《茶笋》、《茶舍》、《茶焙》、《茶瓯》、《煮茶》等十首咏茶奉和诗,为历来嗜茶者与茶诗爱好者所乐道。而在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大量优秀的茶文学作品中,最脍炙人口、为人所称道的是卢仝的《谢孟谏议寄新茶》。特别是诗中的“七碗”之句,对唐宋以来中华茶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桔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卢仝这首茶歌,是唐宋以来茶文化百花园里一株光彩夺目、芳香四溢的奇葩,大有名冠群芳之韵骨。为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与喜受茶文学的人们所津津乐道。诗中的“七碗”名句被广泛地化入他人的诗词、联语之中,且常有人把卢仝的《茶歌》同陆羽的《茶经》相提并论。如云:“经称陆羽,歌托卢仝。”或曰:“陆羽着经,卢仝解渴。”这说明卢仝这首探求品茗意境、意近而旨远的茶歌,在中国茶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与深远的影响。

    二是,在唐代中晚期茶文学的创作中,不少诗人写的茶诗、茶赋已突破了为咏茶而写诗的框框。诗人在咏茶的同时,也往往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经历遭遇、精神寄托和社会现实生活巧妙有机地溶入诗篇,从而使读者不仅可以从这些优秀的茶诗、茶赋中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简介 >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目录 > 第四章 茶圣陆羽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