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推崇伯夷叔齐
5.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稀)。”“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他们不满商纣王的暴虐统治,投奔周武王,但又不满周武王的革命,拒绝出仕,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下。他们是古代有名的高洁之士,孔子对他们非常推崇(《述而》7.15、《季氏》16.12、《微子》18.8)。“不念旧恶”,不记旧仇。“怨是用希(稀)”,因而牢骚、埋怨很少。“怨”是谁怨?自己怨还是别人怨?前人有争论。参看《述而》7.15:“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两处的“怨”字应该是一个意思,“怨”的主语都是伯夷、叔齐。朱注说,这里的“怨”是别人怨伯夷、叔齐,不对,当从钱穆说改正。
这是讲宽,今语叫宽恕。其实宽是宽,恕是恕,古语并不一样。(伯夷、叔齐)5.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微生高”,即古书常见的尾生高,据说是个很讲信用的人。微是国族名;生即外甥的甥,外甥是以母家论,微是他的姥姥家。古人或以母家(姥姥家)为氏,称为某生,西周金文和《左传》有不少例子,高是他的名。“直”有真假之分,假直是为了作秀,古人叫“卖直”。“醯”,音xī,即米醋。古人对醋的叫法有很多种,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今醋字,古作酢,醋字反而是用作酬酢的酢,两个字的用法正好相反。别人向微生高借醋,微生高不说自己没有,而是从邻居讨要,孔子说,谁说此人直率?对他的品行很怀疑。(微生高)5.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巧言令色”,孔子经常批评。“足恭”,是外表看上去十分恭敬。恭和敬不一样,恭是自己恭,见于辞色,敬是敬人敬事,特别是敬上。“左丘明”,是孔子称道的前贤,鲁人,生卒不详。前人或以为孔门弟子,不可信。“匿怨而友其人”,是心里恨得咬牙切齿,表面上却同你打得火热。这两条都很虚伪,左丘明觉得可耻,孔子也觉得可耻。(左丘明)以上11章主要是评论各国政要和名人。5.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渊、季路侍”,二子皆以字称。单用“侍”字,是指孔子坐,弟子站。
“盍”,音hé,何不。“车马衣(轻)裘”,古本无“轻”字,“轻”字是衍文。“敝”,穿破。“伐善”,自己夸自己的优点。“施劳”,自己吹自己的功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子路问孔子之志,孔子说,他希望的是,比自己老的得到照顾,和自己同辈的得到信任,比自己小的得到关心,各得其所,皆大欢喜。这几句话,其实也就是孔子说的“修己以安人”(《宪问》14.42)。孔子论人,有三个境界,圣人第一,仁人第二,君子第三。“修己以安人”,是仁人的境界。这段谈话,子路和颜渊是鲜明对照。子路豪放,有什么都和朋友分享。颜渊谦虚,不自吹自擂。孔子的志向,和他们都不一样,是普施仁爱,让老的小的,皆大欢喜。(颜渊、季路)
能自我批评的人太少
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这话不知是说给谁听。孔子说,算了吧,我可没见过,有谁能发现自己的错误而勇于自我批评,可见这事不容易。“自讼”,是自己和自己辩论,自我批评。(能自我批评的人太少)
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