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朱子仪:译后记
梭罗的文学贡献并非只有在他生前身后面世的《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等几本书,他留下的十四册日记堪称有意识地让文学性向日常生活延伸和渗透的范例。他的一生似乎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闯出多大天地,当别的作家热衷冒险、漫游世界、放浪情场,来寻找创作的灵感时,他却甘愿隐居湖畔林地,在许多人看来是过于狭隘的区域里,热心捕捉被众人遗忘的大自然的生动细节,热心捕捉自己心灵由自然和社会引发的每一次触动。关于一种树、一种鸟、一种小动物、一次散步、一次登山活动、一番哲学思考、交友的喜悦和苦恼、对蓄奴制的痛恨,甚至一场暴风雪或雷雨的全过程、日落前霞云的无穷变幻,写得很详尽,或许有人觉得是到了过于琐碎的地步,但读者很快就会发现,这些记载之中始终闪烁着智慧和灵感的火花,具有人格和风格的力量。他是那么敏感、那么不知疲倦地在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大自然本身具有的诗意。在他看来大自然的诗意无所不在。因为有那些日记,他的一生完成了一种超越,他的个人生活整个儿都成了个性化的文学天地。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了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身上(其残稿、日记和书信的文学地位不亚于生前出版的薄薄几本小说集),虽说这两位作家关注的现实层面和写作风格完全不同。当然这里呈给读者的只是梭罗日记的一小部分,能大致反映梭罗日记的风格和面貌。不过译者在做出取舍时,不可避免地会受主观喜好的影响,因此不敢断言自己选译的就是其中绝对的精华。
译后记翻译梭罗日记时若想保持良好的状态、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手边至少配有以下的“装备”:一份新英格兰的详细地图(确定梭罗外出旅行和实地考察的大致范围,他的足迹很少越出新英格兰);一本介绍新英格兰的画册(对梭罗可能看到的景色建立一点感性认识);一部描述南北战争之前美国历史的书(弄清楚时代背景以及梭罗有时候义愤填膺的原因);一本北美植物志(免得在成串的植物名称出现时不知所措);一本美国爱鸟人手册(可以应付梭罗对鸟类的特别关注);梭罗的生平著述年表(根据基本的条条框框来认识日记里的相关反映);梭罗的基本著作(至少要有一册,在脑子里预设梭罗的写作风格);有关梭罗的几篇有代表性的评论文章(怕自己因认识有误而选错、译错,贻笑大方)……理想的译者还需要有梭罗那样的对大自然的崇敬、敏感和挚爱,还要有对梭罗这样的即便只有一个后院也要掘地三尺挖出深刻感悟的作家的足够的耐心。而我翻译这个小小的选本可以说是在“装备”不全、心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就仓促上阵了,疏漏之处只有请读者和行家多多包涵了。
朱子仪
2004年8月31日于北京